流行病学概述
Brugada综合征首先于年由Brugada兄弟报道,临床上有多形室速或室颤发作,男性多见,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准确发病率尚不清楚,平均猝死年龄大约是41±15岁,最小的确诊患者为出生仅2天的婴儿,而最大的患者为84岁。据估计,BrS占所有猝死的4~12%,占心脏结构正常患者死亡的至少20%。除交通事故以外,Brugada综合征是40岁以下年青人猝死的首要原因。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
三联征: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呈下斜形或马鞍形抬高,T波倒置
当表现为Ⅱ、Ⅲ型心电图特征,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法:将胸前导联向上移1-2个肋间、应用药物诱发,使其表现出I型图形,才具有诊断价值。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I+1/5=I型心电图(自发或药物诱发)+下述5个条件之一
符合下列情况可以诊断BrS
位于第2肋间、第3肋间或第4肋间的右胸V1、V2导联,至少有一个导联记录到自发或由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诱发的1型ST段抬高≧2mm
位于第2肋间、第3肋间或第4肋间的右胸V1、V2导联,至少有一个导联记录到2型或3型ST段抬高,并且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激发试验可诱发Ⅰ型ST段ECG形态。
对于有自发或药物诱发的Ⅰ型ECG改变的患者无临床症状,伴有下列情况可支持BrS的诊断:
运动负荷试验峰值期ST段抬高减弱,并在恢复期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BrS患者(通常是SCN5A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可以观察到ST段抬高在运动过程中更明显。
伴有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QRS波电轴左偏
伴有房颤
信号平均ECG(晚电位)
碎裂QRS波
延长的ECG记录有ST-T电交替、自发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电生理检查(EPS)显示心室有效不应期(ERP)ms,HV间期60ms
排除心脏结构性疾病包括心肌缺血
转自:医生汇心血管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1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