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床资料
男性,64岁,呼吸困难,意识丧失一天入院。今日23点40分,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大汗、呼吸困难,自行吸氧不见好转,0点40分抬下楼时意识丧失,家人立即给予胸外按压送入急诊科抢救,住院第7天死亡。
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图1
心电图分析:
图1记录于64岁,窦性心律,心率76bpm,PR间期ms,QRS时限88ms,QRS电轴33°,QT/QTc/ms。
诊断:
窦性心律;心电图未见异常。
图2
心电图分析:
图2:64岁,入院心电图,与图1比较,发生了重大变化。窦性心律,心率bpm,PR间期ms,QRS时限94ms,QRS电轴31°,QT/QTc/ms,,III、aVF出现新生q波,V1-V3导联r波及R波消失,为qr及QS型,V4、V5的R波幅度显著降低,ST:V1-V4抬高0.10-0.mV,T:I、II、aVL平坦,V4-V6倒置,标肢导R+S<0.5mV。
诊断:
窦性心律;急性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QRS低电压;T波倒置;QTc延长。
图3
心电图分析:
图3:记录于入院第3天,心房颤动,R-R不匀齐,平均心室率bpm。
诊断:
心房颤动;急性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标肢导QRS低电压。
图4
心电图分析:
图4:急性心肌梗死第3天,恢复了窦性心律,心率bpm,PR间期ms,QRS时限ms,QRS电轴8°,QT/QTc/ms,V1-V3呈QR型,右束支阻滞,ST:V1-V4抬高0.10-0.20mV,T:I、aVL平坦,V1-V5倒置,V6平坦。
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急性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演变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低电压。
图5
心电图分析:
图5:心肌梗死第3天,心房扑动,心房率bpm,房室传导比例2:1,心室率bpm,QRS时限ms,QT/QTc/ms。
诊断:
心房扑动(房室传导比例2:1);急性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演变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低电压;QTc延长。
02
讨论
患者起病急,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ICU中心。生化:肌钙蛋白T16.0ng/ml,CK.9U/L,CK-MB定量测定.3ng/ml,肌红蛋白定量>.0ng/ml,肌酐.8μmol/L。
超声心电图: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室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前间隔、下壁心尖段),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心电图显示急性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新生右束支阻滞。入院后病情不断恶化,患者未能行冠脉介入治疗,从心电图变化特点分析: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并发右束支阻滞,死亡率高,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多脏器功能衰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