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治疗(SWT)对急性缺血性心肌的机械刺激可以通过诱导血管生成改善心脏功能。然而,SW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理解却很少。研究血管新生和后天血管发生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血管生成的机制。
用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研究SWT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野生型小鼠接受绿色荧光蛋白供体小鼠骨髓移植,阐明内皮细胞和小鼠主动脉环的体外机制。心超和压力/体积测量显示,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心肌纤维化减少。同时发现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数量增加。SWT促进了缺血心肌和血清中趋化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诱导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进入损伤部位。在体外,SWT导致内皮细胞增殖,增强存活和毛细血管发芽。这些作用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硫酸肝素蛋白聚糖依赖。
SWT通过诱导血管新生和后天血管发生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有积极影响。SWT在体内诱导心肌血管生成因子和促进血管生成,体外能对内皮细胞促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这些机械效应依赖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传递和硫酸肝素蛋白聚糖。SWT是缺血心肌再生的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冲击波碎石治疗,那是高能量的冲击波。而低能量的冲击波可以用来促进伤口、骨折等愈合。该研究显示低能量的冲击波还能增加新生血管,从而在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中发挥疗效。
显然这种物理作用转化为化学生物效应很有趣,相当于给心肌做按摩一样。设备类似超声探头,冲击波发生器在头部的侧面。体内用4Hz的频率0.38mJ/mm2的能通量密度发个脉冲,体外3Hz的频率0.1mJ/mm2的能通量密度发个脉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