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第十九届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医院霍勇教授介绍了STEMI项目2期以及项目开展一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医师协会联络部石丽英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韩雅玲院士,医院陈韵岱教授,中国医院于波教授共同出席本次发布会。
近年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霍勇教授表示,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一旦发生心梗,早一秒疏通血管,就多一份生存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限,加上患者就诊意识不高、家属犹豫不决,很多患者发医院,治疗受到不同程度的延误。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救治,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在原卫生部医政司直接领导下,自年11月28日正式启动,在全国14个省市53医院中组织实施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I期”,项目已于年圆满完成。为进一步推广成功经验,扩大项目成果,“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II期”于年初启动,计划在家有急医院医院中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例数,医院溶栓、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结合的联合早期再灌注治疗策略;医院的院内救治流程、医院之间的转运、医院与急救系统之间的协作。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II期开展一年以来,得到了卫计委和急救体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项目已经覆盖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个全国军队系统,已建成个区域急救网络体系,有家pPCI医院、家非PCI医院加入项目,例患者。
霍勇教授指出:目前STEMI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就诊比率低、院前急救完成心电图比例和传输比率低、急诊科救治中位数时间为40分钟、STEMI患者随访问题严重、整体数据质量较差。其中静脉溶栓药物以尿激酶为主,提示溶栓药物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STEMIⅡ期应当持续加强公众宣教、加强急救系统培训和质控、提高急诊科对STEMI患者的救治效率、按时随访、对数据的质量加强控制。中国急性心梗救治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政府的领导和学会的支持下,在媒体、企业、公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体系将取得更大的改善。
来源:医心网编辑:Ada美编:Yvonna◆◆◆◆◆
转载请注明“医心网”
CCheart
思辨源自学术沟通创造价值
长按,识别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迪赛胸腺肽肠溶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