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增本土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冲击着魔都的医疗系统。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出现因疫情而闭环的情况。医院坐落在本轮疫情高发的黄浦区中心位置,时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然而,医院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要坚守本职、迎难而上。

3月13日晚上8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梁春紧急召集全体党支部委员召开线上会议。该科室部分医务人员因疫情被隔离、医院纷纷闭环医疗压力骤增、门急诊和住院部需独立运行……

一个个难题摆在眼前,急需解决。会议持续到了深夜11点,每个岗位人员落实到位,尤其是对危重急症的救治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

心血管内科所有人无条件接受党支部分派的任务,包括退休返聘的老专家们也纷纷表示:有需要,我就上!

病人说来就来!

3月14日15时36分,随着救护车的警笛声,一个重症患者被送到了医院急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提示“急性心梗”!

65岁的张先生是一位退休警官,6年前因心肌梗死植入支架。3月13日晚上10点左右,患者因饮酒后出现胸骨疼痛,持续近15小医院。

患者因为疼痛,无法平躺

了解患者情况后,心血管内科协理庞阳医生全副武装紧急会诊。

“病人情况不好,急性心梗合并心衰,需要急诊介入手术!”庞阳医生马上电话联系了在病房留守的潘晓明教授和梁春主任。两位冠心病专家一看病历资料就明白了:情况十分凶险,救治刻不容缓。

时间就是生命,手绘流程图指挥抢救!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患者不能在最佳时间内打开闭塞的血管,就意味着离死亡更近了。

不出所料,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不仅胸口疼痛难以忍受,并且出现了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家属哀求道:“医生,救救他吧!”

梁春主任手绘救治流程

为了赢得最佳的抢救时间,梁春主任紧急手绘救治流程,一边协调病房和手术室,安排患者及陪行家属在急诊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做好防护措施;一边集结心血管内科精干力量,一定要把警察同志抢救回来。

争分夺秒,15分钟完成手术!

争分夺秒,在紧急制定的流程指导下,急诊胸痛中心护士和放射介入手术室(DSA)吴燕燕护士长全力配合,患者很快转运到DSA手术室。

潘晓明教授(右)在手术室指挥

潘晓明教授、庞阳医生迅速进行穿刺、造影、明确病变,仅用了15分钟就顺利完成急诊冠脉介入造影,手术完成了。患者狭窄的血管经完全充盈恢复至正常血流,顺利跨过了一道生命难关,在场医护人员这才长舒一口气。被新冠病毒阻隔的生命通道完全打开,患者被安全送入监护病房。

这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一个急诊病例,因为发生在闭环管理的特殊时期却又显得那么特殊。凭借着娴熟的手术技能和责任担当,医护团队顺利完成了紧急救治。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在平安恢复中。

这样的抢救经历,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天都在上演。团队充分发挥院内多学科协同作用,为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流程优化,更早更快地启动胸痛治疗程序,提高了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的抢救效率,为患者赢得生的希望。

作者|汤晔华王根华

原标题:《争分夺秒!医院心血管内科闭环管理下完成急性心梗患者手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15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