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一种患者自己没法处理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一旦产生,患者或家属应当第一时间拨打。但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自己可以做点甚么?
说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自救,大家估计看见过很多版本,比如甚么床头三宝、10秒急救法、拍打急救法等等,绝对是五花八门。其中一部分还有些道理,有一些完全是扯淡。
最近,权威心脏内科专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一个新的急性心肌梗死家庭自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到一些朋友。
以下情况有可能是心梗1.发作诱因
多数可能有较大的活动量,尤其是突然用力后,情绪激动、受惊吓、餍饫、忽然受凉等情况下出现。
2.发作部位
心前区:左边乳头附近区域;
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中间;
剑突下:俗称心口,就是上腹部的顶点;
这三个地方最为常见。一般范围有巴掌大小,有些人也会出现全部胸部不适,乃至伴随肩膀、左臂、颈部和牙齿附近的不适。
图中所示部位出现疼痛时可能是心梗
3.发作症状
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部的闷痛感,有些人可能唯一胸闷或胸痛,呼吸困难。常伴随烦躁不安、恐惧,严重的乃至会出现濒死感。
之前有过心绞痛发作的人可以比较,与一般心绞痛发作的部位和疼痛性质类似,但程度常常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患者在救治的时候常常自述「这次疼痛跟之前不一样」。
有些人会出汗乃至大汗淋漓。有些人会伴随头晕,如果这时候丈量血压可以发现血压很低或心率很慢。也有一些人会表现为上腹部闷痛,伴随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炎。
4.发作时间
典型的一般延续30分钟以上,但超过15分钟的发作也需要高度重视。
有的患者发作只有几分钟,但发作非常频繁,虽然可能不算心梗,但却极有可能短期内发展故意肌梗死,建议参照心肌梗死处理。
5.年龄与其他疾病因素
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有差异,一般40岁以上的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多见一些。
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发病率会明显升高。现在生活方式改变后年轻人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6.其他辅助辨别
急性心肌梗死由因而冠状动脉的持续性阻塞,含服硝酸甘油或救心丸是没法完全好转的,最多能减轻一点。一般含服2次都无效,就需要斟酌心梗了。
心梗了怎么办?1.及时呼救并拨打
呼救比使用甚么「床头三宝」要重要的多,由于真正的心肌梗死不是家庭中那些药物或其他甚么奇葩通血管方法能够减缓的,去医院处理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如果有心肌梗死可能:如延续15分钟以上的胸闷胸痛,服药不能减缓,应当第一时间拨打急救。
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应当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联系完急救人员后再立即通知自己的其他关键亲属。
2.控制情绪,减少活动
情绪激动和活动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增加风险。因此病人应当尽可能立即卧床休息,呼唤他人协助完成其他事情。要主动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适当做做缓慢的深呼吸可以帮助下降心率:深呼吸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通气过度,一般5秒一次为好。
另外心梗患者常常会出现乏力、头晕、晕厥,卧床或就地平卧,可以避免摔倒造成的意外伤害,也有利于脑部的供血。
3.其他处理
吸氧
如果有条件,吸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慎重使用硝酸甘油片
有些心肌梗死会出现低血压,含服硝酸甘油后病情可能会加重,最好在测血压明确血压不低后再使用。如果没有丈量血压的条件,自测脉搏较弱、头晕、有大汗淋漓情况的病人也不要盲目服用。
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吃了以后也需要几十分钟才渐渐起作用。如果病人不是心肌梗死发作,而是其他疾病引发疼痛,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比如胃部疾病、主动脉夹层、需要外科紧急处理的其他疾病。如果病人血压太高,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有脑出血的风险。所以阿司匹林还是交给医生来决定是不是服用比较好。
高风险人群的平常准备措施急性心肌梗死产生风险比较高的人群:
既往有过心肌梗死的病人;
有冠心病且心绞痛发作较为频繁的病人;
有冠心病且家族中有人有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病人;
这些人需要有一些平常准备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将相干的病历、医保卡(本)和既往的心脏病资料都放在一起并置于一个取用方便的地方,同时要告知其他家属寄存地点,万一病发可以迅速取用。病历本中最好贴一张直系亲属的联系卡,以便急救人员能联系家属。病历本上的过敏史和主要用药情况最好也写上。
有条件的在家庭中准备血压计、吸氧设施,如氧气瓶或制氧机。
准备一些药物,有频繁心绞痛发作的病人可以备一些硝酸甘油之类的。可以在心绞痛发作时减缓症状,如有心肌梗死发作,可以帮助鉴别。
病发初期要尽早联系急救人员,不医院,时间就是生命。
平时要告知直系亲属自己心脏病的情况,以避免自己没法描写时家属没法告知医生相干情况。或记一个日志,把每天服用的药物、血压、血糖的数值等记下来,同病历资料放在一起。
切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患者自己没法处理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尽早救治是最好方案,宁可搞错也不要漏过。
(本文来源:丁香园)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l/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