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三大病种之一,同时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数量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那些事。
肥厚型心肌病指是心脏的心室间隔,出现增生、肥厚的心肌疾病。早在20多年前,就出现了肥厚型心肌病这个词,在当时也属于一种很罕见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也有很多欠缺的地方。
但是经过20多年之后的今天,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这种疾病被发现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比较普遍,在治疗方面也成熟了不少。据临床统计,肥厚型心肌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遗传疾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患病率是1/,相当于个人中有1个人发病。青少年、成年、老年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病,甚至一出生、幼年期就会发病。因为时间跨度非常大,所以说对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肥厚型心机病的危害
肥厚型心肌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和不适,但是到了晚期可能会出现恶性的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它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所以说肥厚型心肌病是很危险,也是比较难发现的,一旦发现了,患者的情况往往也就比较严重了。所以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是很重要的。
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往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出现心衰的表现,比如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胸部压迫感或者乏力疲倦;
二、是缺血的表现,患者表现为心绞痛的症状,也可能发生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发作(意识丧失);
三,恶性的心律失常,以心慌为主,患者会感觉心脏跳动得很有力或者跳动很快;
四,心源性猝死。很多病人就诊原因就是猝死发作。
患者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首先要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如果出现梗阻,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肌或者内科微创介入治疗;对于出现了恶性的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的患者,我们要考虑安装除颤起搏器用来预防猝死;出现心衰的患者,需要积极有效地治疗控制心衰;在晚期可以考虑做心脏移植。
患者什么情况下考虑做心脏移植手术?
有心脏病常识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心脏移植手术主要是应用的心肌病方面的患者,那么患者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考虑进行心脏移植呢?
患者要经过积极、正规的药物治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在这个前提下心衰仍然不能控制,同时伴随出现了恶性的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脏功能完全丧失,这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做心脏移植。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服药
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收缩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氧耗,增加舒张期心室扩张,且能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
普萘洛尔应用最早,开始每次10mg,3~4次/d,逐步增大剂量,以求改善症状而心率血压不过低,最多可达mg/d左右。
钙拮抗剂既有负性肌力作用以减弱心肌收缩,又改善心肌顺应性而有利于舒张功能。
维拉帕米~mg/d,分3~4次口服,可使症状长期缓解,对血压过低、窦房功能或房室传导障碍者慎用。
地尔硫卓治疗亦有效,用量为30~60mg,3次/d。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合用可以减少副作用而提高疗效。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控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抖,以胺碘酮为较常用。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电复律。
中医如何看待对肥厚型心机病?
中医看待疾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中医认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原因为先天不足、怒气伤肝、气滞血瘀、饮食不节、气血失调、邪毒内侵所造成心血瘀滞,心脏肌肉增厚,而成肥厚型心肌病。
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大家都知道,病除了治还需要“养”,养病也是一门学问,也有其中的讲究。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日常饮食如何来“养”。
1、宜两高一多饮食:心肌病由于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宜吃优质易消化的高蛋白如鱼肉、瘦肉、牛奶、大豆制品和高热量食物三餐之外另加两次点心如牛奶、鸡蛋、豆浆等;还宜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Bl的粗粮、豆类可防治心肌炎、心衰;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可改善心肌营养不良;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提高免疫功能,防止心肌因自身免疫反应而受到损害。
2、宜吃富含硒的食物:硒缺乏是引起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补充足够的硒,心肌病就可康复。富含硒的食物有海参、扇贝、松茸、蘑菇、鸡肝、大蒜、龙眼肉等。对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富硒食物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忌咸宜清淡食物: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衰水肿,故要限制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为宜。还忌油腻肥大的动物食品,因易酿生痰浊阻滞心脉,升高血脂,使冠脉血流不畅改心肌缺血。
4、忌烟酒刺激:烟、酒、浓茶、咖啡、可可之类刺激品,能刺激心脏发生或加重心律失常,而心肌病多有心律失常,故宜忌用或禁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