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变故

——我,一个61岁的老头,才刚刚享受了1年幸福的退休生活,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变故。那是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外地工作的儿子、女儿都带着孩子回来过年,我特别的高兴。因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滴酒不沾,那天也破例喝了两杯。喝到高兴处,突然觉得头晕,身体左半侧麻木无力,碗筷落地,嘴角歪斜、流口水,随后什么也不知道了。儿女们赶紧拨打,医院急诊科。

经过颅脑CT检查,医生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也就是中风了。

为什么会中风?刚得病的日子,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想不通为什么会中风。平时也天天锻炼身体,除了有高血压、糖尿病,一年四季连感冒都很少,怎么说中风就中风了?”我的主管医生解答了我的疑惑。中风的病因多样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01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病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公认的四大危险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动脉壁的新陈代谢依靠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动脉管壁取得营养及氧的供应,并将代谢后的废物消除。如果循环血液中脂质含量过多,进出管壁中的脂蛋白就可发生滞留,附着于管壁,导致动脉壁正常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受损后的动脉壁可使脂质更易渗入并沉积在管壁上,最后发展成粥样斑块,使血管硬化,受累的动脉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等,而发生中风。02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的一个公认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病因。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都是最危险的因素,80%以上的中风与高血压有关。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理性变化,如内膜增厚,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管腔变硬,当发展到脑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同时,高血压还可引起细小动脉壁透明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突然上升时,可导致这种已经变硬而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所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和中风联系在一起。03脑血管先天异常脑血管的先天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它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04心脏病脑组织是靠心脏源源不断地通过脑血管供应血液而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因此,心脏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会直接影响到脑的生理功能。无论在任何血压水平上,有心脏病的人患中风的危险都要增加两倍以上。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可能并发的各种心肌损害如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各种心律失常等,均可增加脑卒中。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脑的供血量不足,会引起脑梗塞;当合并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发作时,其栓子由左心房脱落后,随着血循环经左心室流入脑血管而造成脑栓塞。05糖尿病糖尿病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不仅可以使颅内大、中、小动脉的粥样硬化加重,而且还造成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病变,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从而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机会增加。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缺血性中风病人中10%~30%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者增高约1倍。06其他病因感染性如风湿、结核、梅毒、寄生虫等动脉炎,非感染性的结缔组织病性脉管炎等可引发中风;外伤、脑瘤、中毒等,也可造成血管壁的病损而引发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另外,中风的发病方式呈现急性、突发性,但病理过程则多是缓慢的,在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促使这个变化过程突然升级,而发生了中风,中风的诱因大致有:(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2)暴饮暴食、饮酒不当;(3)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4)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5)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等。中风往往是多种因素同时引发。对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可预防中风。

——节选自《永不言弃--中风患者康复手记》

第一章认识中风病/第一节突如其来的变故









































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l/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