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8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入院,自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呈压榨性并向左肩背部放射,持续近半小时,休息不见缓解,伴恶心、呕吐,立即让家人拨打了急救电话。医院后经化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即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脏疾病,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因此,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及时采取行动,以及做好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症状大盘点:警惕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1.胸痛:最常见且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伴有压迫感、沉重感或烧灼感,有时疼痛还会放射到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

2.呼吸困难:心肌梗死时,心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躺下时更为明显。

3.出冷汗、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不适感,是身体对心脏危机的自然反应。

4.心悸、心律失常:可能感觉心跳过快或心跳不规则,甚至漏跳。

5.晕厥: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6.不典型症状:特别是女性、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胸痛,而是表现为疲劳、乏力、失眠、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经过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仍不缓解时,医院就诊。记住,时间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至关重要,越早开通堵塞的血管,挽救的心肌就越多,预后也就越好。

做好5个预防:守护心脏健康,从我做起

1.健康饮食:均衡摄入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减少盐分和糖分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2.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保持适宜的体重至关重要。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显著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应坚决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5.合理用药:对于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使用降压药、调脂药等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有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或已患心肌梗死的患者,还应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不仅可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还能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有助于减轻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脏损伤,改善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降低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该药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能加强对心梗的预防效果,避免心梗复发。

总之,心肌梗死虽可怕,但通过提高对症状的认识,及时治疗,以及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复发的风险,改善预后。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守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1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