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过多学科协作再次成功救治一名急危重症患者。3月23日,40岁的寇某在的转运下来到医院急诊部,一场和死神的较量悄然展开……寇某在感冒咳嗽咳痰2周后,觉得胸闷憋气乏力晕厥,对症处理后效果不明显,值班大夫立刻意识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立即给他做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并紧急转入EICU进行救治。患者心电图示重度传导阻滞,频发室性异博心律,ST-T改变,急诊介入医师立即给与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考虑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给与置入临时起搏器改善心率,患者症状暂时有所好转。一周后,患者出现心肌顿抑,循环不能自主维持,即使应用大剂量升压药,血压也只维持在85/45mmHg左右,出现头晕乏力症状。另患者频发室速、室颤,多次给与电击除颤复律,每次电击患者痛苦不堪。患者心脏彩超射血分数只有20%左右,药物治疗难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4月4日,医疗部组织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寇某被转至重症医学科病房继续治疗,在我院体外生命支持团队迅速组织讨论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决定给患者实施人工心肺(ECMO),使患者的心、肺充分“休息”,改善循环。ECMO团队制定好详细的上机方案,分工合作,调试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参数,动、静脉穿刺置管,管路连接、启动,仅仅用了40分钟,患者VA-ECMO成功实施。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特护值守,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激素、丙球冲击、抗病毒、抗感染、输血等治疗也在同步进行,患者循环得到了明显改善,升压药物逐渐减量至停用,呼吸机停用,气管插管拔除。临时起搏器、体外膜肺的成功实施,使患者循环、心率得以维持。考虑到患者病情依然很重,科主任王海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报医疗部后多次组织心内科、心脏重症与康复科、心外科等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了完整全面的治疗方案。4月25日,心内科导管室副主任医师王曙光给患者植入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患者体征稳定,血压循环稳定,4月26日成功撤除ECMO,4月28日转入心脏重症与康复科行心脏康复治疗。截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这一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体现了医院各科室强大的团队力量,大家严密配合、措施缜密、沉着冷静、积极应对,让命悬一线的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创造了又一个生命奇迹!这充分展现了医护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危重症患者筑起生命最后一道防线。(通讯员孙阿林张庆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1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