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游客是来自宁夏银川,今年47岁的张女士,趁暑假带着孩子来到浦东某游乐场游玩。当天中午,张女士自觉有胸闷、恶心,但为了不影响当天的游玩计划,并未及时休息和就医。到了傍晚18:30左右,张女士带孩子正准备离园时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热心游客立马向工作人员求助并及时拨打了,工作人员很快到达现场,和有急救经验的游客一起评估后判定张女士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工作人员当即给张女士进行了心肺复苏并取来AED进行除颤。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张女士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并第一时间将其送到了距离最医院。
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接到危重预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并做好充分的人员和物资准备。
19时许,医院绿色通道直达抢救室,值班医生韩振和护士李晓昕立即进入了抢救状态,连接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采血、完善心电图、开通人工气道,气道内喷涌出了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这表明张女士已经出现严重的肺水肿。分钟后,心电监护出现室颤波,立即给予J非同步双相直流电电除颤,张女士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但凶险的病情没有给医生和护士任何一点喘息的机会,室颤波仍然频繁出现,短时间内给予电除颤多达10余次……
副主任医师陈嵩接到会诊通知后也赶到抢救室,结合张女士频繁的室颤发作及心电图、心肌标志物、血电解质(严重低钾)等各项检查结果,考虑处于严重的心脏交感电风暴状态。交感电风暴就像一个失去束缚的恶魔,随时可能夺去张女士的生命,情况十分危急。
为了尽早阻断交感电风暴的持续,陈嵩当即果断地给予了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静脉泵入,张女士的病情终于逐渐趋于稳定。经过一天两夜的昏迷后,8月16日上午张女士经受住了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多重考验,终于恢复意识,并成功脱离呼吸机。
交感电风暴是指24小时内发作≥3次的室速或室颤,容易导致心搏骤停,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症。大多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在情绪激动、过度体力活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诱因下也存在发生交感电风暴的风险。
通过对病史的回顾分析,张女士此次发病很可能因为长期加班及旅途奔波劳累,加上近期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导致电解质丢失,这一系列诱因增加了她发生交感电风暴的风险。因此,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出行的市民应合理规划行程,避免过度疲劳,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再次见到家人时,张女士和家人都无比地感动。家属特别感谢参与抢救的所有人员,正因为有多方人员的高效联动、无缝衔接的救治,才使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收获令人欣慰的结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1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