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房颤(AF)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约6%~21%的AMI患者合并房颤。AMI可通过炎症和心房舒张负荷过重导致房颤,而房颤过快的心室率会增加需氧量,加重心肌缺血。既往研究显示,AMI合并房颤与院内或中期临床结局(包括死亡率和卒中)较差相关。

AMI合并的房颤包括两种类型:新诊断房颤和既往房颤。AMI患者出现的新诊断房颤往往是一过性、自限性的,两种类型的房颤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有无区别尚无定论。

近期JAMA杂志发布了一项来自日本的队列研究,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AMI患者中评价了合并新诊断房颤与既往有房颤和无房颤的患者基线特征及预后差异,让我们来看看吧!

研究设计

研究纳入了名接受PCI的AMI患者。根据房颤状态(新诊断房颤:N=[7.9%],既往房颤:N=[9.5%],无房颤:N=[82.7%]),比较基线特征和长期临床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5年。

新诊断房颤患者和既往房颤患者基线特征相似,但比无房颤的患者具有更高的风险,包括年龄更大和更多的合并症。

研究结果

存在新诊断房颤和既往有房颤病史的AMI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高于无房颤的AMI患者(分别为38.8%、40.7%和18.7%,P0.)。

新诊断房颤和既往有房颤病史的AMI患者死亡率的调整危险比(HRs)仍然显著且幅度相似(HR分别为1.31与1.32)。

新诊断房颤、既往有房颤病史和无房颤的AMI患者5年卒中发生率依次降低(分别为15.5%、12.9%和6.3%,P为0.)。

相对于无房颤,新诊断房颤和既往有房颤病史的AMI患者调整后风险比较高,新诊断房颤的风险大于既往房颤(HR分别为2.05与1.33)。与既往有房颤病史的AMI患者相比,出现新诊断房颤的AMI患者卒中风险更高。

相对于无房颤的AMI患者,存在新诊断房颤和既往有房颤病史的AMI患者心力衰竭住院(HR分别为1.73与2.23)和大出血(HR分别为1.46与1.36)风险较高。

图1-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住院、心肌梗死和任何冠状动脉重建术的Kaplan-Meier事件曲线

讨论

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1)首次接受PCI治疗住院的AMI患者中,新诊断房颤的发生率为7.9%;(2)新诊断房颤的患者死亡率、心衰住院和大出血风险高于无房颤患者,而与既往有房颤病史的患者相当;(3)新诊断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可能高于既往有房颤病史的患者;(4)虽然大多数患者CHA2DS2-VASc评分≥2,新诊断房颤的患者仅有不到1/3接受了抗凝治疗。

合并新诊断房颤的AMI患者预后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患者的梗死面积相对较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新诊断房颤和既往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具有相似的基线特征,均具有高血栓和出血风险特征。另一方面,与无房颤患者相比,新诊断房颤患者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风险并不增加,而既往房颤患者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风险显著降低。造成这一意外发现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因此,如果CHA2DS2-VASc评分≥2,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对新诊断的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是合理的。在本研究中,新诊断房颤的长期卒中风险在数字上大于既往房颤。与既往房颤相比,新诊断房颤的卒中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30天内的风险更大。一旦新发现房颤,我们必须考虑尽快实施抗凝治疗。

然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新诊断房颤患者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也很高。P2Y12受体阻滞剂和减少剂量的直接口服抗凝剂组成的双联治疗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显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的最佳抗血栓治疗。

研究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中新诊断房颤的死亡率、心力衰竭住院和大出血的风险高于无房颤的患者,与既往房颤相当。而新诊断房颤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高于既往的房颤。

来源:

NewlyDiagnosedAtrialFibrillation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AmHeartAssoc.Sep21;10(18):e.doi:10./JAHA...

推荐阅读

进展

年轻和中年累积LDL-c暴露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进展

有既往颅内出血病史的房颤患者,如何抗凝?

进展

慢性冠脉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并不能从闭塞血管再通治疗中受益

进展

晚期就诊的STEM患者,PCI能否获益?

进展

他汀类药物引起“副作用”?你可能真搞错了!

进展

扩大沙库巴曲缬沙坦适应证可否带来获益?

观点

韩雅玲院士:中国冠心病患者使用新一代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长期预后

进展

早发性心房颤动,与心肌病和遗传性心律失常基因突变有关?

进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14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