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多端,是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的高发时段。它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哪些疼痛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应该如何救治?救治中的两个黄金“”指什么?《生命时报》(      F.闷痛

答C、D、F

专家解读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是典型的心梗表现,疼痛多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性(嗓子发紧)或憋闷感,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有时会有莫名的濒死感。

撕裂样疼痛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破裂引起,短暂的针刺样疼痛多是肌肉或神经受损引起的,一般和心梗没关系。

2问哪些特点可以排除心绞痛?(多选)A.针刺样疼痛B.疼痛时间短(如几秒钟)C.疼痛时间长(如几小时)D.疼痛范围局限在一点

E.上腹或后背痛

答A、B、C、D

专家解读心绞痛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多数不超过15分钟,而非冠心病导致的胸部不适常常持续数小时,乃至整天。

此外,心绞痛的部位一般出现在胸骨中下段,面积约为手掌大小,可向左侧肩胛骨、小手指侧放射,有的病人还可表现为牙痛、咽部紧缩感、上腹或后背痛。

3问“心绞痛发作”,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怎么办?A.多吃几片,直至缓解B.含服1片不缓解,5分钟后可重复1次,后不宜再追加C.含服1片不缓解,可能是心肌梗死,医院

D.改用硝酸酯喷雾剂

答B

专家解读心绞痛发作时,首先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无需躺下,以免增加回心血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欠佳,5~10分钟后可在舌下再含服一片。

之后如果疼痛仍然不缓解,要立即就医,排除心梗。

4问一旦确诊心肌梗死,哪些药物应尽早服用?(多选)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C.硝酸甘油D.速效救心丸

E.丹参滴丸

答A、B

专家解读大量研究证明,确诊心肌梗死后,及早应用抗血小板治疗,能让患者获益、减少死亡率。

欧美指南明确推荐,心梗患者应该在首次医学接触后(比如说在救护车上做心电图怀疑是心梗)尽早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越早越好,为心梗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5问怀疑心肌梗死,医院?A.私家车B.救护车

C.出租车 D.步行 E.自行车

答B

专家解读心梗救治是场生死接力赛,对于心梗患者,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当患者发现心脏有不舒服的症状,应该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急救系统进行第一时间的启动,在院前对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救治,医生会根据病情把患者尽快医院。

有的人认为叫急救车还要等,开私家车会更快一点。但这背后隐藏了很多危险,首先没有接受自救指导的人,不能正确的处理患者;私家车缺乏抢救设备,一旦在车上突发心脏停跳等危险,无法应对;医院有再灌注治疗的能力,容易走冤枉路;医院前传送患者资料,私家车无法做到。

6问心梗后再灌注治疗包括哪些?(多选)A.溶栓   B.急诊介入治疗C.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

D.干细胞治疗

答A、B、C专家解读再灌注治疗是心梗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梗死心肌的治疗方法。以上三项均属于再灌注治疗。7问再灌注治疗中,又该首选哪种?A.溶栓B.急诊介入治疗

C.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

答B专家解读急性心肌梗死时,急诊介入治疗对大多数人是最有效且能救命的治疗。8问急诊介入治疗有没有时间窗口?A.2~3小时   B.6小时以内

C.12小时以内 D.24小时以内

答C专家解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12小时内开通闭塞血管都能使患者获益,及早的血管再通治疗为心梗患者提供了挽救濒死心肌的机会。9问急诊介入治疗都需要放支架吗?A.所有人都要放支架

B.不一定,部分患者采取球囊扩张、血栓抽吸开通血管即可

答B专家解读很多人误认为介入治疗就是放支架,其实有小部分患者血管里放了球囊、血栓抽吸,血管被开通后,局部血管情况好的,也不用非得放支架。10问心梗支架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应用多久?A.1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答C

专家解读心梗就像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特别是双联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需要服一年。

对于一些特殊的新型支架,可以缩短时间,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两个“”,把握救人命脉

多年来,以心梗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一直是国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

年11月20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生命时报》社联合主办的我国首个“心梗救治日”上,多位专家共同呼吁,应针对公众加强救治心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让大家牢记两个“”: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把握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霍勇告诉记者,以年为例,我国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这其中又以心梗最凶险,而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以前的冠心病患者多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现在二三十岁的冠心病患者已不罕见,四五十岁的就更常见了。临床研究证明,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从发病开始算,理想的时间是分钟内。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梗,患者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秒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葛均波认为,导致就诊超时的一部分原因是患者自己就诊意识不高。

不少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总喜欢扛着、熬着,认为忍忍就过去了,等实在扛不住了,医院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专家强调,患者自己是“生死营救接力赛”的第一棒,一定要重视。

4个要点,挽救患者性命专家指出,心梗的抢救需要概括来说需要患者自己、急救运送、医院救治等协同配合,这其中患者自己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同时,下面的要点是大家最应该牢记的急救方式,仔细看看。要点一及时辨别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

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

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要点二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从而延误抢救时机。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不到26%的人通医院。

但实际上,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

医院的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

打急救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要点三平静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要点四配合医生的工作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医生非常着急,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

这和当下的医患关系有关,很多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还有的家庭,要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

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生命时报记者王艳李迪)

编辑:徐振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