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或者胸闷,有时候伴有左侧肢体、后背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本病在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60万。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较快,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急诊胸痛患者的常见病因和最危险的胸痛病因之一。

(二)诱因

常见的诱因如下:1.过度劳累、2.情绪激动、3.暴饮暴食、4.寒冷刺激、5.长期便秘、6.吸烟饮酒。

(三)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

2.由于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疼痛部位在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3.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如果出现上述不明原因的持续胸痛,或者腹痛、牙痛等异常症状,一定要拨打急救电话,由医院急诊科(或胸痛中心)就诊,要尽早做心电图和抽血筛查急性心肌梗死。

(四)一般住院治疗

1、监护和一般治疗

2、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3、镇静止痛

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5、“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五)再灌注治疗

1、对于有急诊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尽早行急诊冠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进一步处理,大多数有急诊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都需要植入冠脉支架,植入支架能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恢复冠脉血液流通。

2、如无急诊PCI治疗条件,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医院进一步治疗。

特别提醒:

1、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受一些非主流媒体的误导。认为支架有害,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根据目前国际相关诊疗指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尽早给予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包括支架植入和溶栓治疗。

3、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适合植入支架或者溶栓治疗。

(六)药物治疗

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规范性药物治疗。

主要规范性药物治疗如下:

1、阿司匹林(长期口服)

2、氯吡格雷(波立维或者泰嘉、至少口服1年)

3、他汀类药物(立普妥、可定、舒降之)(长期口服)

4、?阻滞剂(如果无禁忌症,需要长期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如果无禁忌症,需要长期口服)

出院后安排:什么时候可以参加工作?

出院后1-3个月,可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6个月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要避免过劳或紧张。

出院后门诊复查查哪些项目?

出院后需要定期到心内科门诊复诊,重点复查以下指标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推荐频率: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具体检查频率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决定)。

复查超声心动图(推荐频率出院后40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具体检查频率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决定)。

上述检查指标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13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