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年,我国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

  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全国总心血管病患者达2.9亿,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导致如此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是公众的认知水平不足以及医疗系统缺乏快速救治通道所致。如果突然遇到身边有心梗发作的病人,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分钟。

  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但亦有疼痛部位不典型者(如下图)、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常见的诱因如下

过劳(30%)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暴饮暴食(15%)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13%)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吸烟、大量饮酒(10%)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激动(6%)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寒冷刺激(5%)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急性心梗后,留给我们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心梗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的面积就会一点一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我们常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治疗一定要越早越好,千万不能等。

  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放支架等方式的再灌注治疗,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6小时内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也能发挥很大作用,一旦超过12小时疗效就差了。先接受溶栓治疗也能将救治时间窗拉宽,根据溶栓情况进行介入治疗或溶栓后3~24小时内冠脉造影,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心肌梗死抢救闯三道关。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服用1次。如果含服3片后仍无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医院;第三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

  患者及时拨打等急救电话,医生在分钟内尽快完成救治,是我们强调的两个很重要的“”观念。要想提高心梗抢救的成功率,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媒体的权威、科学的健康教育。

医院为您保驾护航急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1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