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多位我们熟知的人物因突发这种疾病离世,高秀敏女士(46岁),马季先生(72岁),侯耀文先生(59岁)……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又有一位知名人士(某科技公司总裁)因它离世,年仅44岁。
是的,急性心肌梗塞,一种可以瞬间吞噬生命的疾病。
它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且现在不局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也会因为生活习惯等问题患有心脑血管病。
冬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尤其是素有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应该提高警惕。
突发心梗的原因心梗发生的原理很简单:心脏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坏死。如果大面积心肌坏死,心脏就停止工作。就像一辆汽车,引擎坏了,车也就废了。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气紧,出汗,乏力,胸前不适,胃部难受,还可以牵涉颈部,下颌以及肩部。男女症状不太一样。出冷汗,左臂不适在男性更为常见。
大约一半的猝死于冠心病的男人之前都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是说即便你没有任何症状,你仍然可能患有心脏病。
年纪不大的人突发心梗主要是分三种:过劳死、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心肌缺血致猝死等。过度的劳累影响心脏功能,造成心梗。而心肌缺血这类猝死,是和代谢紊乱有关,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不良的嗜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猝死的诱发因素,比如抽烟、长期酗酒、熬夜等因素。
心梗的征兆,一定要留意!急性心梗也是有前兆的,尤其高发在凌晨的时候,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留意!!!
1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就应警惕了。
2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
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医院就诊了。
4胃疼
患有肥胖、三高而平时又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
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比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可能在1周内反复出现。
6焦虑失眠
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
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的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
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8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症状就要提高警惕。
9中老年人手指发麻、抽筋等症状也可能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心梗救治,牢记两个“”多位专家共同呼吁,应针对公众加强救治心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牢记两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莫让时间成为生命的阻碍。
专家表示,概括来说,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的成功与否。
第一及时辨别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现疼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应提高警惕。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需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专家指出,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从而延误抢救时机。
统计发现,心梗患医院就诊,只有不到26%的人通医院。但实际上,自己送医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拨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
其次,医院的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打急救医院可以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第三平静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存在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时,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可以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发生心梗后,最坏的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第四配合医生的工作。
专家指出,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这和当下的医患关系有关,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我们为心梗的危险因素制作“榜单”,前三名中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想了解更多请加},咨询。此外,糖代谢异常、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话,就应提前预防。
记住三个三心梗少一半1冬天、凌晨、用力医院统计表明:冬三月(12月~2月),急诊室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比其他9个月的平均数要高42%。世界各国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日子大多都是冬天大雪后的次日凌晨。因为冬季天冷,血压普遍升高,冠心病缺血加重,凌晨又是血压更高,缺血更重的“雪上加霜”的时段,再加上用力,就很容易突然发病。一些国际政要、演艺名人都是这种状态下猝死的。前些年纽约大雪,尽管市长提前大声呼吁,预防猝死,结果还是发生了多例中年猝死事件。
2饱餐、酗酒、激动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最怕饱餐,如果加上酗酒,酒精不但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更重要的是促使动脉硬化的软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年,南非足球世界杯赛期间,因时差关系,不少球迷夜间熬夜看球赛,饮酒狂欢,医院统计发现,与世界杯前一年同期相比,急诊室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人数增加约40%之多,且多为中年人,与冬季增加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多为老年人明显不同。
3生气、着急、过劳这三个行为不仅是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一切癌症,尤其是乳腺癌、胃癌及一切慢性疾病息息相关。原因是这三个行为极大地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为一切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小编希望大家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自己的,同时牢记一些急救的知识,救人救己。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白癜风怎样治疗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wh/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