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bdf999.org/m/

有一种疾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让人措手不及:他就是中老年高发病——心肌梗塞(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梗)。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3.5万获得了及时规范救治;约50%的心梗患者,发病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台汽车,心脏就是发动机,冠状动脉是发动机的输油管,冠状动脉如果因为血栓被完全堵住,心肌就没有了供油,这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发动机报废(致命)。

68岁的黎先生,即使秋冬天,也经常穿着短袖,除了有烟瘾之外,在家人眼中身体硬朗、健康有活力,且鲜少生病,但最近却常感到胸口闷痛,甚至有时连左上臂、肩膀和下巴都会痛,不过捶一捶胸口后闷痛感就逐渐消失,迟迟未就医。

近日清晨,黎先生胸部如同石头压住般闷痛,随着范围的逐渐扩大,疼痛更加剧烈,甚至开始喘不过气。家人眼看状况危急,立即开车送医,没想到送医途中突然失去心跳,进行手术治疗后,目前恢复稳定。

专家表示,若经常有捶胸口的动作,应赶紧就医,不应轻忽身体警讯。

心梗8大“求救信号”

心梗在急性发作时,心脏会给我们发来求救信号,这也是心脏给我们留下的最后时间窗口。当身体发出以下4个“求救信号”时,你就要重视了。

信号1:室温正常,手脚突然冰凉

室温没有变化,手脚突然发凉,这是血液循环突然变差的表现,根本原因在于心脏。看似“无意识”的搓手取暖,实际上是心脏即将出现问题的警报信号!

信号2:心跳突然加速、呼吸急促

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且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提示。

信号3:长期反复大量出汗

明明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在脖子、后背、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这可能是心肌发出信号。

信号4:胸痛压迫

典型的心脏病发作时,患者胸口会有难受的挤压感或者痛感,并持续2分钟以上,就像“一头大象踩在胸口”,胸口的疼痛有时可扩散到左肩或左臂。

信号5:胃疼

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也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信号6:焦虑失眠

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地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这种失眠不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地惊醒,感觉思绪像万马奔腾控制不住,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信号7:牙疼

出现很短时间的牙疼,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需要引起注意。此外,类似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不疼了,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这种情况也不要忽视。

信号8: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

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一定要引起注意,去医院就诊。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9个魔鬼时间要警惕

专家总结了10个易诱发急性心梗的危险时间,希望中老年人及冠心病患者引起注意。万一发生胸口疼痛,有濒死、压迫感,持续5分钟至15分钟或以上,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有冠心病病史,可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

1:如厕间

指上厕所的时刻。在卫生间发生心梗导致死亡的悲剧时有发生。年,72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就是在上厕所时突发心梗。建议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如厕时忌用力过猛,排便不畅时通过药物辅助。

2:洗澡间

指洗澡的时刻。老年人很多意外都是在洗澡时发生的。提醒老年朋友和有冠心病的病患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另外要注意洗澡水温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3:酒席间

指就餐饮酒的时刻。经常有媒体报道某某饮酒后去世的新闻。这些悲剧的发生,多数就是因为饮酒诱发了急性心梗。暴饮暴食也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有冠心病的病患或者中老年人不宜饮酒,做到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

4:棋牌间

指打牌、下棋等长时间久坐不动的时刻。曾有新闻报道,一老者连续打牌十多个小时,突然赢了一把,结果发生心梗丧命。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建议有冠心病的病患或中老年人,不要长时间久坐,在打牌下棋等娱乐间隙时,要有意识地活动身体。

5:电视间

指看电视等情绪易激动的时刻。建议患冠心病者或中老年人,看电视控制好时间,睡前看电视别超过半小时,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保持平静心态,避免乐极生悲。

6:游泳间

指游泳的时刻。对普通人来说,游泳可以锻炼出一个强而有力的心脏。但心脏病患者游泳是不适宜的,因为游泳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建议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游泳前,要完全活动开身体,同时选择水温适宜的地域进行,避免低水温的刺激。有冠心病的患者不要游泳。

7:吸烟间

指吸烟的时刻。吸烟已是世界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所有人都能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且要相信,无论什么时刻戒烟都不算晚。

8:起居间

指早晨起床的时刻。古人“闻鸡起舞”,但对已患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凌晨却是危机四伏,尤其是凌晨五六时至上午十一时,可谓是“魔鬼时间”。冠心病患者或中老年人早晨起床时,要注意保暖,忌猛然坐起、下床。醒后最好平躺在床上活动四肢再缓慢坐起,之后再慢慢活动肢体,缓慢下地。

9:鼾睡间

指打呼噜人群熟睡的时刻。“打呼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表现,它会在睡眠中反复出现窒息,使全身间歇性缺氧。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群、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尽早治疗。

每天5件事,给心脏减减压

其实,只要每天做出一点改变,就能保护好你的心脏,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

多喝水

保护心脏在三个时段要喝对水:

第一杯,是早晨起床后,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第二杯,睡前半小时,能稀释血液,预防心梗和血栓;

第三是,深夜醒来时,少喝一口水能增加身体水分,保护心脏。

多吃果蔬

吃水果蔬菜有助于摄取多种营养,多吃富含钾的白色果蔬,如梨、苹果、黄瓜土豆、香蕉等食物,能将中风风险降低52%。

保护牙齿

牙周疾病与心脏病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能有效降低心脏病风险。睡觉之前务必刷牙。刷牙时间必须保证3分钟,否则就是走过场。成年人每年保证至少洗牙一次。

注意保暖

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运动量力而行

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

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减年龄,40岁以上用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

常吃5种食物,远离心梗

经常给血液做个大扫除非常有必要,只有清扫血液中的“垃圾”,才能让血管畅通,拥有无龄的状态。

这时,不妨通过一些餐桌上的超级“血管清洁工”来辅助身体清理血液垃圾,为身体做个大扫除。

血脂调节剂——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

建议选择最“单纯”的燕麦,即大片、整粒、不细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麦。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营养又美味。

软化血管——木耳

黑木耳可以软化血管,使血液流通顺畅,减少猝死的发生。

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将体内产生的多余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外。

血液抗氧化剂——葡萄汁

葡萄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葡萄皮中还含有黄酮类物质,能促进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

将新鲜的葡萄清洗干净,不剥皮、不去籽;放入榨汁机里面,加入少量清水,搅拌3~5分钟即可。

血栓溶解剂——黄豆浆

磷脂是一种特殊脂质,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使其保持悬浮状态,阻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

黄豆富含大豆卵磷脂,可以使血液清澈,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动;能积极的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血液净化剂——海带

海带不但是含碘较高的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其中的胶质成分能结合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具有排毒、净化血液的作用。

海带属于凉性,可以将海带炖豆腐,经高温加热后,能中和海带的凉性。

心脏强而有力,人才能健康!吸烟、年长者、肥胖以及三高患者或属于A型人格追求完美主义者,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险因子,建议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应定期做健康检查,尤其有症状者,更要做心脏检查,确保自身健康。建议大家时不时自查一下。

如果您有更多预防的小妙招,可以给小编留言哦。

推荐观看系列科普动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9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