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供给侧改革下的小微经济展望

原标题:李全:供给侧改革下的小微经济展望最近媒体都在密集讨论“供给侧改革”,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对小微经济的影响,将比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更加重大。小微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最为活跃的群体,若能够通过下降融资本钱、各类税费、社保本钱、交易费用,将会大大有利于小微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促使其更有积极性提高供给的质量、优化供给的结构、提高供给的效力。

目前个别区域因结构化波动而产生了小幅反弹,2015年11月全球制造业仍出现微幅扩大态势。但随着全球资源类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再次出现下滑,国内经济也面临整体调结构的压力。

中国白癜风能不能治好11月官方制造业PMI继续位于临界点之下,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降至49.6,企业生产保持增长,虽然增速放缓,在目前这个季节已是不容易的成果,但定单改良其实不明显。潜伏的风险是去库存压力致使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再创全年新低,降至10.2。

在这个背景下,以国开发展基金等情势的专项金融债在不断投放,同时,低息长时间专项债券对国家重点支持的工业制造、新能源、环保等相干行业企业已实现了大量投放,预期这些举措对未来经济结构的调剂将有较大的贡献。

11月份“经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以下简称“小微指数”)为46.5,较上月微降0.1个点,小微经济仍处于下行趋势中。从分项指标指数来看,除去扩大指数与本钱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处于下落状态;从区域指数来看,各区域均处于荣枯线之下,而最低的西北地区小微指数较上月下落0.4个点,仅为44.2。如此看来,小微经济仿佛仍然处于疲弱状态,但如果从分行业指数来看,小微经济已有回暖的迹象,11月份七大行业中除去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小微企业指数小幅下滑外,建筑业指数与上月持平,而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小微指数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在邻近年底,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和融资压力时尤其难得。

从今年以来的小微指数运行情况来看,小微经济的下行趋势确切已得到了较大的减缓,如果供给侧改革能够顺畅传导至小微领域,有利于小微经济早日企稳复苏。

关于供给侧改革,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教授在2013年提出,供给侧将会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创新,可以有效减缓滞胀式的、中等收入圈套式的和塔西佗圈套式的风险,实现中国迫切需要的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他进一步把新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概括为“8双”:即创新型国家和全民创业之“双创”;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增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之“双化”;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之“双减”;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会,和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效益的投资规模之“双扩”;人口政策中放开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之“双转”;国有、非国有经济在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方面共同进步之“双进”;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作用,都到位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之“双到位”;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金融改革与创新等配套改革之“双配套”。

偏方治疗白癜风

固然,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小微经济是不是能够以此为契机,就势止跌企稳,尚需视察。11月份邻近年底,企业面临上下游回款压力,又面临金融机构催收资金的压力,这在小微经济领域表现尤其突出。目前CPI跌至1.3,PPI则连续3个月跌幅持平,并没有收窄迹象,生产资料价格表现得更加低迷。因此,供给侧改革如果能够在小微领域有所倾斜,则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具体来看,需要继续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经济放宽准入,以公道的供给推动各类要素的公道匹配,同时积极培养小微企业创新环境,加快小微经济转型升级的速度。多管齐下,尽早实现小微经济的全面复苏。(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李全经济2015.12.4)

(来源:中国经济—《经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