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渝北及周边地区日益增多的情绪及睡眠困扰患者的需求,同时,解决住院患者情绪及精神问题,提升我院整合治疗能力,体现对患者对人文关怀,重医大附三院临床心理科3月18日已开科,并将以多层次、个体化和整合治疗特色和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心理卫生医疗服务需要。

开科当天,院长傅仲学,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曾燕、常务副院长严敏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科室指导工作,询问现场情况,鼓励科室医务人员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新技术,发展特色诊疗项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卫生服务。

案例分享:A先生是心肌梗塞吗?

开科当日,A先生就来到临床心理科求助。

三周前,A先生一次在开车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心慌、喘不过气,于是A医院急诊部就诊。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并未显示他身体异常。但此后,A先生仍间断出现心慌、心跳加快、莫名的担心恐惧等症状,医院就诊。

尽管医生明确告知A先生心脏没有器质性疾病,但A先生仍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心与恐惧,阵发性心慌、心悸、气紧、呼吸不畅发作更频繁,出现失眠严重,有时整夜难以入睡,噩梦,心慌、气紧、紧张不安、便秘,心脏压迫感,以及控制不住的担心不幸的事会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最终医生建议他去临床心理科就诊。

原来是焦虑障碍?

经朋友介绍,得知我院临床心理科将正式开诊。于是,A先生第一时间预约,并前往我院就诊。临床心理科主任瞿伟详细询问A先生症状后发现:近几年,他持续在高强度压力中工作,近日又遭遇单位人际矛盾冲突,再加上儿童时期父母在外务工导致缺乏安全感。瞿教授明确了A先生罹患的是临床心理科常见心理疾病——焦虑障碍。

于是,瞿教授将对A先生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目前效果良好。

科普时间:认识一下焦虑障碍

1、现在社会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每个人都会有的令人不快的情绪状态。

2、焦虑主要分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

3、躯体性焦虑,包括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及其它躯体症状,包括心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症状等,比如肌肉紧张、发抖、尿频、心慌、心悸、心前区压迫感、潮热、出汗等,虽然患者有明确的躯体症状并感觉非常痛苦,但医学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

4、精神性焦虑,包括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各种报告表明,在一些国家,抑郁症和焦虑症日渐增加。到达临床诊断标准的焦虑障碍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核心症状,焦虑不安;二是其症状维持在六个月以上;三是对社会功能有明显的损害。

如何处理焦虑情绪?

1、明确自己压力来自于哪里?及时主动给自己减压。

2、主动与人交流,建立对自己有支持的朋友圈。

3、多阅读,拓展自己思路,丰富自己内心。

4、食物:宜少糖、禁酒、少低咖啡因和少茶多酚的食物及饮料,食物中的糖分、酒咖啡因等超标,容易加重我们的焦虑症状。

5、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入睡前少看手机或浏览网络,避免让自己入睡前兴奋。

6、培养运动习惯:运动是缓解焦虑最好的方式,坚持有氧运动,运动后拉伸你的身体。

临床心理科诊疗范围

睡眠障碍的诊治,如失眠、梦魇、睡行症等;

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及其他相关障碍的诊治;

躯体形式障碍及相关障碍的诊治,如自感心慌、胸闷、气短、头痛头晕、四肢麻木、周身疼痛不适、发冷发热、无力等,但各种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青少年心理障碍,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情绪障碍等;

各种精神创伤引起的心理障碍;

长期慢性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的诊治;

心身疾病的诊治

工作、学习、恋爱、婚姻中有关问题的心理咨询;

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咨询

进食障碍(贪食、厌食、呕吐)的诊治;

个性、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倾向等心理测验;

企事业单位员工帮助计划-EAP服务

专家介绍

瞿伟

临床心理科主任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原陆军医院临床心理科创始人、科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督导师。从事临床心理学医疗、教学、科研30多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军队课题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5篇,主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7部。

专业特长

擅长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心身疾病等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整合治疗。

学术任职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重庆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心理卫生协医院精神医学联络会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门诊时间

每周一、三、五上午,周二下午

任正伽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个人简介

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临床心理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10年,曾经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富勒心理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访学一年。目前是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院候选精神分析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主持国际及国家级课题四项,担任二个国际杂志编委,目前担任10余个SCI及SSCI期刊的审稿人,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及SSCI30余篇,参编书籍二部。

专业特长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人成长困境咨询、创造力提升咨询、性心理咨询。

学术任职

世界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分会国际成员

中国性学会性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

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重庆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专委会青年委员

JournalofMen’shealth编委会委员

Psychodynamicpsychiatry国际编委会委员

门诊时间

每周二、四上午、周一、三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2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