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们因为心梗失去生命……
年6月23日,侯耀文,
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在家中。
年12月20日,相声演员马季,
因高血压引起心梗,去世。
年10月5日,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张锐,
突发心梗离世,年仅44岁。
年2月29日,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
突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而且80、90后现在也正受到此类疾病的威胁。
前不久有个24岁的小伙子也是因急性心梗前来就医,而30多岁的患者更是数不胜数。更可怕的是,不少年轻患者根本想不到自己患上的是心肌梗死。很多年轻人都认为,自己正值花样年华,怎样会患上急性心梗这类老年疾病呢?
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多人猝死。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史导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肌梗死! 专家提倡:早点“养”血管,胜于老来“治”。心血管内科教授杨天伦说过:血管年轻,是人长寿的标志。血管软,寿命长;血管硬,寿命短。
为什么心梗越来越多了?
1.运动太少了,越来越懒
我们国民锻炼率非常低,几次全国调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几。而且经常锻炼的还都是退休老人,中年人是人群里边锻炼率最低的。
而,缺乏锻炼是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全球第四大死因。
如果体育锻炼量达到或超过每周走路4小时、运动2小时的人,总死亡的危险减少21%,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减少24%。
2.爱吃大鱼大肉,果蔬吃太少
我们拿着吃“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结果把自己吃病了。
改革开放前,大家过的是吃糠咽菜的日子,那时哪里有什么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可现在,大鱼大肉成了常态,而肥胖、心脏病、脑梗高发。
而且,太多人每天没有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3.压力大、睡的晚
研究发现,平时精神压力大,或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可能与精神压力增加能够引起心律失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
此外,只要一周两次以上熬夜,临床上就属于睡眠剥夺。这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
4.不爱喝水
据巴特曼博士的医学研究显示,要保持血管年轻,除了合理饮食外,重要的是保持充足的饮水量。
如果身体长期缺水,必会造成血液粘稠,是产生的胆固醇以实现自我保护,防止水分再次流失。如果胆固醇长期在心、肝、肺、脑等处沉积,就很容易造成栓塞。
只要我们对每天的饮水量进行调整,确保细胞始终处于水合状态,胆固醇的生成量将随之减少。
巴特曼博士曾接触到一个40岁的男人,冠状动脉局部堵塞,造成胸部疼痛,医生的方法是血管分流手术(我理解应该是搭桥),幸好听取了巴特曼博士的建议,在手术前先用传统的方法自我疗救:每餐半小时前饮用2杯水(一品脱-接近毫升),早晚各散步一个小时。
三个月后,这个男人到休斯顿一家著名的医疗中心做了全面体检,评估是否需要做血管分流手术,新的血管造影照片显示,过去的血管阻塞现象已经消失,他不再需要做任何手术。
爱护生命从一杯赫兹水开始
统一客服--
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