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库君,来源:为了家人学点医
急性心机梗死,简称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也是冠心病的严重后果。
它指的是,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后,导致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缺血坏死性改变的一组症侯群。
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常可危及生命。
而合理的饮食调理对本病的恢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发生心梗后,患者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1
急性期
在心梗患者尚处于急性期时,应先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待病情稳定后,再改为清淡、易消化的软食。
2
控制热量
既要保证患者每日必须的热量和营养,又要避免过高热量的饮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热量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25-30kcal为宜,老年患者适当减量。
3
定时定量
进餐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过饥过饱。进食后半小时内患者宜采用半卧位,以避免过早平卧导致膈肌上抬影响心脏活动。
4
避免油腻煎炸食物
避免油腻、煎炸、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这类食物不易消化,营养价值也低,还会增加血脂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5
不宜食用生冷食物
生冷食品也属于心梗患者不宜食用的,因为这类食物易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或感染,出现腹痛、腹泻,诱发心绞痛,加重病情。
6
避免高脱水食物
另外,临床上还发现,心梗患者在进食高脱水食物时易发生梗阻,因此也应该避免。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文章)
所有的疾病疑问,这里都有答案。更多可以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hl/1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