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并与患者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一项旨在探讨AMI患者住院和出院后卒中发生率、特征和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心梗后卒中极大地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一年的死亡率;出院后卒中虽然是罕见事件,但仍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Stroke.;45:-)。
研究自年1月至年7月期间,连续入选例心内重症监护室的急性心梗患者。随访1年,观察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情况。
研究共记录了例院内发生的卒中,65例(52.8%)发生在急性心梗后的第1天,例(87%)发生在前5天。例(86.2%)发生在住院期间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1.25%,14例(11.4%)院内被诊断为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0.16%。
结果发现,发生在院内的缺血性卒中,有2种亚型更加频发(根据TOAST分型)。正如研究者预料的那样,院内缺血性卒中的主要亚型为心源性卒中(n=64,60%),第二位为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n=38,36%)。多变量回归分析后发现,女性、之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新发房颤、左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与院内缺血性卒中独立相关。当最初48小时的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被纳入多因素分析模型时,发现进行上述治疗(≥1项)是院内卒中的独立保护因素。当溶栓作为再灌注治疗的方法时,院内出血性卒中戏剧性增加5倍。然而,在单因素分析中非胃肠道途径的抗凝治疗并不是风险预测因子。研究只记录了45例患者出院后发生的卒中。出院后卒中由于发病机制各异,类型分布也不同。急性心梗后卒中在10年研究期间的年发生率基本保持稳定。
订阅
点击右上角“…”,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