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凉水导致心梗这些消暑禁忌不能碰
这几天“桑拿天”又回归了,不少人贪凉喜欢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浇身,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月1日,浙江嘉兴53岁的刘先生因不堪暑热,在出了一身大汗后,拿了一桶冷水就浇到了身上。不久,刘先生便感觉胸闷,而且越发严重,医院确诊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因为病情危重,术后也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那么,为啥小小的一桶冷水会让一名正当壮年的人死亡呢?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赵昕介绍,主要是夏天室外温度比较高,尤其现在室外能达到30多度,人在室外待的时间比较长,出汗比较多。毛细血管会处于一个扩张的状态,这样会引起血容量减少,血液比较粘稠,容易诱发急性心梗。赵昕医生告诉记者,夏季消暑一定要忌“冰冷”,比如说,很多人喜欢吹冷气、洗冷水澡、喝凉水,吃冷饮。而突然的冷刺激往往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身体一时适应不了外面“侵入”体内的冷环境,这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人,要调控好自身体温差,不宜置于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夏季运动锻炼也应适当,切忌过度。
小编提醒,下面这些消暑禁忌大伙都需要注意了!
1、降温不宜过快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实现“快速降温”,是不少人认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2、洗冷水澡
冷水浴解暑看似合理,其实不然。突然遇冷会使血管迅速收缩,“凉爽”反而无法进入体内,甚至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失调,用温水冲澡比冷水浴解暑效果更好。
3、空调温度过低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正确的做法是:居室的温度应在26℃—29℃之间,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4、不涂防晒霜
紫外线可穿过云层,晒伤皮肤,让人感到灼热,即使阴天也应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30的防晒霜。
5、光膀子打赤膊
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穿得太少还很容易被紫外线灼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则会引发肾脏疾病。因此,越是到了暑热难熬之时,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或打赤膊。当气温高于体温时,可穿一些浅色的薄长衣、长裤,阻隔日光,利于防暑。
6、大量喝冷饮
夏季喝冷饮只能解一时之暑,但是不能长期的解热、解渴,而且冷饮不能食用过多,不然会导致肠胃温度下降,从而引起不规律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7、户外运动要注意
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跑、夜跑等体育活动。
8、饭菜不加热
不少人觉得天气热了,一些饭菜不需加热也可以食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炎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加热可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保护人们的身体不受细菌侵袭。
这么看来,夏天消暑咱可得注意了,切忌忽冷忽热。赵昕医生还建议大伙儿,高温天儿,尤其要保持睡眠,增强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此外,年龄在40至70岁的男性,有吸烟史的,血脂高的,身体比较肥胖的人,也是心梗的高危人群,平时也应多加注意。
转发此条消息至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