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排除心脏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的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的后天性心脏病,大多都有一些可以干预的措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可以有利于维护心脏健康,从而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吧。

  ①合理饮食

  主食可尽量选择粗粮,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食用加工食品,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饮食,以减轻心脏负担。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坚果等。每顿饮食避免过饱,少食多餐。提倡饮食清淡,保证营养均衡。可以按阶段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如这个月先停掉有糖饮料,下个月再尝试用水果代替饼干、蛋糕等零食,逐步将饮食结构调整到合理的状态。

  ②规律运动

  适当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减重、改善血管功能、释放情绪、缓解压力等。根据身体条件,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从强度较低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研究显示,长期坚持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再发心肌梗死的概率。推荐的运动方式如快走、太极、瑜伽等轻中强度运动,每周保持3次左右,每次30分钟至1小时即可。

  ③保持体型

  超重、肥胖,特别是腰部的脂肪堆积,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当男性腰围超过9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90厘米,就必须开始减肥了。控制饮食,可以先尝试每天少吃大卡热量的食物;并配合适量的运动,循序渐进地减重。

  ④定期体检

  每半年到1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这些慢性病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却是发生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发生的概率。

  ⑤规范用药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在尚未发生明显症状时,很多患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未征求医师的专业意见,常常擅自停药或中断治疗,从而增加了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⑥管理血压

  长期高血压不加以干预控制,会诱发冠心病甚至心力衰竭。高血压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很重要。冠心病患者的血压通常应控制在/85mmHg以下,可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

  ⑦稳定血糖

  糖尿病可引起血脂紊乱,长期高血糖易导致血管病变。相同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有效控制血糖对心脏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⑧控制胆固醇

  高胆固醇是诱发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冠心病患者应服用降脂药物,维持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发生过心肌梗塞的患者胆固醇水平正常后,也建议服用降脂药,可以降低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

  ⑨重视胸痛症状

  胸痛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应当引起重视。在锻炼、体力劳动时出现胸痛,表示心脏供血有问题,需尽快做心电图。饱餐后出现胸痛,除了可能是心脏问题,也可能是胃部疾病、胰腺炎、胆囊炎,也需及时就医检查。胸痛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症状,这时更需要及时处理。心肌梗死发生时,典型的症状是前胸有压迫感,有时疼痛会扩展至肩部、下巴或左臂;如感觉胸口憋闷且大汗淋漓,应及时就医求助。

  ⑩戒烟

  吸烟除了可导致肺气肿、肺癌等肺部疾病;还会严重损伤血管,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脂质沉积,堵塞血管,引起血管炎症和血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影响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戒烟不易,但任何年龄、任何烟龄的患者,只要能戒烟成功,对保护心脏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据报道,戒烟1年,患心脏病风险即可降低50%;保持戒烟的时间越长,对心血管的健康越有利。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