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执业医师考试倒计时12天

直击考点 

一、临床表现:

1.疼痛: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

3.胃肠道症状: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h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RonT现象,常为室颤的先兆。室颤是AMI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律失常是高频考点。同学们要注意几个细节: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而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7.体征: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10%~20%患者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室间隔穿孔时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新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

二、并发症:

并发症

临床特点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尖区可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伴有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心脏破裂

1周内,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偶尔为室间隔破裂: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栓塞

1~2周,多为左室壁血栓脱落栓塞脑、肾、脾等动脉

室壁瘤

多见于左心室,可见左侧心界扩大,收缩期杂音,心音减弱,ST段持续抬高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心肌梗死后出现,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是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三、治疗原则

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防治并发症、改善预后。

1.防治心律失常:

(1)室性期前收缩、室速首选利多卡因。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者可用胺碘酮。

(2)室速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同步直流电除颤。

(3)室颤、持续多形性室速,可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

(5)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选用人工起搏。

2.再灌注治疗: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关键。

(1)溶栓: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发病后12h。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静脉滴注或冠脉注射。

溶栓成功的判断标准:

①2h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②2h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③心肌损伤标记物高峰提前出现(CK-MB峰值出现在发病后16h内、cTnI峰值出现在发病后14h内);

④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上4项中符合2项(排除①+④)则提示溶栓成功,如果用药后90min内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则证实溶栓成功。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影响杂音的因素;

获得更多知识点及考题请加壹医考医师QQ群

医师

一定要写我们的暗号:听诊器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