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6个世界心脏日,全世界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脏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万,但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在我国,每年大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大约每2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万。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吸烟嗜酒、

睡眠不规律、

熬夜上网,

都在增加心脏负担。

想拥有健康生活,

从关爱心脏出发。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年中国因高血压死亡共计.3万例(男性.4万,女性88.9万),占全部死亡的24.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精神紧张、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年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等。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数目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

2吸烟

  ~年,男性吸烟率高达60%以上。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调查结果:中国15岁及以上男性现在吸烟率52.9%;女性现在吸烟率为2.4%,青少年吸烟者中,13岁以前(含13岁)第一次吸完一整支烟的比例分别为男55.9%,女57.0%;20~34岁的现在吸烟者中,52.7%在20岁以前就成为每日吸烟者;7.38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的危害。上海男性健康研究和女性健康研究结果:上海城区40~74岁居民中23.9%的男性死亡和2.4%的女性死亡由吸烟造成。男性中,呼吸道疾病的归因危险度最高(37.5%),其次是癌症(31.3%)和心血管病(24.1%)。女性呼吸道疾病、癌症和CVD的归因危险分别为1.1%,1.1%和4.0%。

3血脂异常

  年中国慢性病监测研究报告了中国31省(市、自治区)≥18岁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年明显增高。血脂异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正相关。

4糖尿病

  年中国慢性病调查数据,根据既往诊断糖尿病和空腹血糖/餐后2h时血糖检测结果,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大庆糖尿病研究20年跟踪随访的结果表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正常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在23年随访期间,56.5%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和20.3%的糖耐量正常者死亡。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有47.5%的男性和49.7%的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且其中大约一半的死亡是由卒中所致。

5超重/肥胖

  近20年来,在我国九省市人群进行的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呈持续的上升趋势,超重+肥胖率由年的24.7%上升到年的44.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表明中国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达到30.6%、12.0%和40.7%,比年明显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有近一半的人体重超标,超重率为32.1%,肥胖率为12.4%,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腰围身高比值(WHtR)为0.50可以作为评价中国人中心性肥胖的切点。中心性肥胖者(WHtR?0.50)罹患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明显增加。

6体力活动不足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从年到年18~60岁居民体力活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职业活动下降最为明显,男性职业活动从年的代谢当量(MET)-h/周降至年的MET-h/周(下降31%),女性则从MET-h/周降至MET-h/周(下降42%);体力活动量与体重指数、腰围和体脂含量呈显著的负关联。体力活动不足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体力活动不足者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均增加。

7不合理膳食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但一些膳食特点明显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过高,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明显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仍然较低。膳食钠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高达4.7g/d(折合成食盐为12.0g/d);膳食钾摄入量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低于指南推荐的2g/d的水平。

8代谢综合征

  年CHNS表明,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和美国ATPⅢ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中国18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6.6%和13.8%。

9大气污染

  近年来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PM)污染是心血管病的一种危险因素,尤其是PM2.5(细颗粒物)被认为是PM中最主要的致病成分,与心血管病的关联更为密切。

  分析多个城市大气日均PM2.5、SO2、氮氧化物(NOx)浓度、总悬浮颗粒浓度数据和当地疾病及死因监测数据的结果表明,PM2.5、SO2、NOx浓度、总悬浮颗粒浓度与心血管病发病、死亡有正关联。65岁以上老年人群对PM2.5更敏感。

  绝大部分类型心脏病病程很长。疾病初期,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若因此置之不理,心脏病会逐渐恶化,直到严重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越早接受正规治疗,就会取得越好的效果。当感到呼吸困难或感到容易疲劳时,心脏可能已经开始衰竭了。在多数情况下,通过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手术等方式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控制住心力衰竭,使其不再继续恶化,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日常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

1、适度锻炼,维持健康体重;

2、均衡饮食;

3、控制饮酒,禁止吸烟;

4、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非常关键。

如果得了心脏病怎么办?

  可以来我院找专家进行专业治疗,我院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重点特色专科、中山市重点专科,全科共有医生20名,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8名,硕士研究生14名,7人曾赴美、德深造。每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余例,介入治疗多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目前,心脏介入治疗方面已经开展的项目有:

1冠心病介入治疗:

年起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治疗,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每年进行冠脉介入治疗逾余例,开展了复杂和高危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包括无保护左主干、多支血管病变、分叉病变、冠脉旋磨、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及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

2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年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心脏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食管调搏及经静脉穿刺心内放置电极电刺激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主要适应症是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包括左右侧旁路的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已开展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方面包括单双腔起搏器植入术、CRT及CRT-D植入术、ICD单双腔植入术、多部位起搏,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

3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性心泵功能衰竭:

年在国内率先将体外膜肺氧合(ECMO)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和心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救治急性爆发性心肌炎中的广泛应用,获得了良好效果。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ECMO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的急诊介入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十分满意的成效。

4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年起开展了室间隔、房间隔、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使大量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于开胸手术,减少创伤。

5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

年起开展了颈动脉狭窄及肾动脉狭窄的扩张术与支架植入术。使大量的患者,免于开刀手术,减少创伤。

6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

年起开展了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使大量的风心患者,免于开胸手术,减少创伤。

  以上各种介入手术有着创伤小、风险小、成功率高、卧床时间短。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z/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