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5日,凌晨4:35,“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宁静。科室夜班全部医护人员立即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

一名73岁的男性患者,夜间在家睡眠期间突发持续性胸痛,全身大汗、恶心、呕吐,医院初步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后转入我院。急诊医学科骨干医师孙春玲和值班护士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心电监护显示,血压低(60-82/40-50mmHg),心率慢(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30-40次/分之间),孙春玲马上给予升压、提升心率、补液扩容等一系列抢救处理,用尽一切办法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显示患者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高,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显示,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在患者生命体征刚刚有所好转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此时心电监测显示患者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颤。医护人员马上给予患者心脏电击除颤,抢救、除颤,再抢救、再除颤,反复二十余次,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律和意识。

与此同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艳飞在接到紧急电话后飞速赶到急诊抢救室,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血管再通手术事宜。考虑到患者高龄,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极为危重,每一分每一秒对心梗的患者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如不马上进行手术,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王艳飞反复和患者家属沟通后,患者家属同意了急诊手术。在急诊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一路护送下,将患者从急诊科送到了介入手术室。因反复多次的出现低血压、心率慢、心脏骤停、室颤、抢救…患者虽然恢复了基本的生命体征,但到达手术台上已经失去了意识。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整条血管%闭塞,开通这样的血管,稍有不慎,患者将面临生命的危险。心内重症监护全体医护人员准备就绪,立即进入抢救状态,王艳飞迅速为患者“打通”了堵塞的血管,因心率慢立刻植入了临时起搏器,配合升压药物及扩容抗休克治疗,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了下来,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平稳送回心内重症监护病房。

然而,由于患者心梗面积大,术后第二天即出现了脑灌注差,谵语和急性心力衰竭,心内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立即开展讨论,为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加强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等综合性治疗。在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区、重症一组主任贾辛未的带领指导下,在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协作下,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起来,经过16天的优化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现已好转出院。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在这个患者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只是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一个,无数个处在“悬崖”边缘的心梗患者转危为安,恢复健康。为守护患者健康,我们争分夺秒,同死神赛跑,时刻待命!

文/图:朱烨然、张靖、解俊敏(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区)

本期责编:董媛媛

感谢医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l/13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