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主要类型有O型、A型、B型、AB型,不同血型疾病发病率不同。比如O型血人,易患消化道溃疡,患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较晚,先天的凝血功能较差。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ID:woshidayishng)
血型不仅与性格相关,还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血型,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同。5大血型人群各具有怎样的先天优势、劣势,后天又该如何预防可能高发的疾病?
O型血祖先是公元前四万年左右出现的科罗马尼亚人,以肉食为主。大约10万年前,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只有O型血的人群。在中国,O型血的人数占31%。
性格特点
开朗、浪漫、控制欲强
O型血的人性格开朗,患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较晚,最为长寿。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为69岁,其中O型血人几乎达到87岁。
隐患1
消化道疾病O型血的人热情奔放,代谢能力高,易患消化道溃疡,如:胃酸过多,会破坏胃黏膜,引发胃溃疡。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时,如:阿司匹林,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健康策略
平时可适当食用馒头、苏打饼干等碱性食品,中和胃酸,防止溃疡。
隐患2
先天凝血功能较差
O型血人群,以肉为主食,先天的凝血功能较差。面临手术、女性经期等特殊时期,不要食用人参、鹿茸、银杏、木耳、红蕖及阿司匹林等活血的食物,以防失血过多。
隐患3
易过敏
人体免疫亢奋,有助于抵御外在病毒,敏感度增强,易导致花粉、粉尘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过敏及食物过敏。
健康策略
远离过敏源。外出时,做好防护工作。饮食上,远离慢性食物过敏源,如:牛奶、鸡蛋、小麦、玉米、花生、黄豆、海产品等,但过敏源,具体因人而异。
A型血出现在公元前两万五千年前的亚洲或中东地区,是第二种最常见的血型,饮食以蔬果类为主,占中国人口数量的28%。
性格特点
争强好胜、急躁、谨慎
隐患1
便秘
A型血的人一般较忙碌,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消化道分泌的腺体减少,胃肠道的液体也会减少,可能导致大便干燥。忙碌时若作息不规律,更易发生便秘,影响消化系统。
健康策略
少吃烧烤、油炸、腌制等食物,少饮酒,适量多食用香油、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缓解便秘。
隐患2
血液循环较差
胃酸不足,会引发消化不良,营养吸收差,导致血液循环差、易患贫血等疾病。
健康策略
血液循环差引起的手脚冰冷,平时应多参与运动,适当多吃活血的食物及辛香料,如:辣椒、葱、姜、蒜、咖喱等。贫血疾病患者,可多吃红枣、红糖和桂圆等黑色、深色的补血气食物。
隐患3
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在急躁、发脾气等情况下,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策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患有高胆固醇血症或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木耳中的多糖有抗血栓、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生燕麦富含膳食纤维,燕麦粥等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但市场上加工后的燕麦片效果不如生燕麦。
隐患4
心理障碍
心脏疾病不仅是器质性问题,还可能是假性心脏病,也会表现出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症状,如:胸痛、憋气等,但检查不出任何的阳性体质,属于心理障碍。
健康策略
心态对健康也很重要,需学会调整情绪。平时可适当多吃香蕉、五谷奶、豆浆、杂粮、燕麦、鱼油、亚麻籽及低糖巧克力等食物以缓解情绪。
B型产生于公元前一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左右。原始人为了生存,由热带草原迁移到喜马拉雅山周边,环境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催生了B型血。该类人群占中国人口数量的24%。
性格特点
圆滑、性感丰富、犹豫不决
隐患1
失眠
B型血的人长陷于思考状态,情绪不稳定或是太丰富,易患失眠;
健康策略
酸枣、酸枣仁中富含黄铜和皂苷,有一定的镇定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失眠症状,可用酸枣仁泡水代茶饮。
隐患2
易患胰腺疾病
B型血人群患胰腺癌几率大于其他血型;暴饮暴食及过量饮酒,都可能导致胰腺炎,甚至诱发胰腺癌。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胰腺的十二指肠大乳头引发水肿。
健康策略
规律饮食,尽量少喝甚至不喝酒。
隐患3
炎症性疾病
B型血人群相对来说较喜欢高蛋白饮食,如:牛奶、肉类等。但人体摄入过多的高蛋白质食品,易造成蛋白质堆积,可能引发炎症,如:中耳炎等。
健康策略
适当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蔬果。有炎症时,饮柠檬汁+亚麻籽油饮料、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益于消炎,减轻症状。
隐患4
心血管疾病
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可引起胆固醇堆积,引发心血管疾病。
健康策略
多吃高维生素的深绿色水果、深海鱼油、亚麻籽等食物。据调查显示,日本喜食深海鱼,其心血管疾病患者只有美国的1/10。
AB型血是A型白种人和B型蒙古人结合产生的新型血,诞生在1千年前,是最晚出现且最稀少的血型,只占中国总人口的7%左右。
性格特点
极端、纠结、古怪
AB血型的人虽然想古怪,但天马行空,更容易做出巨大成就,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成龙等。
隐患1
精神分裂症
AB型血的人人格特点最复杂,性格较为极端,偏向A型血比A型血的人更极端,偏B型血比B型血的人更极端,加之比较纠结,患精神分裂症比例较高。
健康策略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认识,积极建立人际关系。
隐患2
压力过大
性格对人的影响很大,但如今更强调心态决定命运,要注重缓解压力。压力过大时,可能出现牙龈炎、脱发、下巴疼等症状。观看下图,如果图片在转动,说明有压力存在,且转动越快,压力越大。
压力测试图
健康策略
吃辣椒,实际上是一种痛,属于良性自虐,可以缓解压力,适当的发泄方式有助于减压。■
赵之心:“血厚”之症百病生,一眼看出你有无问题,四招让血液更干净
赵之心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
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担任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等职,著有:《想对健身者说》《强身健骨操》《健走》等。
导读血液有问题的几个特征:吃完饭就睡觉、手掌通红、满面红光、嘴唇发紫、眼睛通红。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血液健康人才会健康,现在很多人都有“厚血”之症!
厚血是什么呢?就是说血液黏稠度高,血液黏稠度增高是高脂血症的一个主要特征,不少人血液都有这种问题。
但是,没有具体症状出现并且感到痛苦之前,很多人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有很多人是在看过自己的血液检查报告之后才被吓了一跳。
1“血厚”之症百病生血脂高包括甘油三脂高,高密度胆固醇低,低密度胆固醇高。
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导致血液流动不畅,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身体炎症等多种慢性病。
堵塞血管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金毕表示,如果血液中脂质量过高,时间长了血管壁上沉积物会堵塞血管,如果这种堵塞发生在动脉,会导致心脏缺血,出现心梗、心绞痛,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堵塞脑血管,脑中风。
引发血栓
我们知道血液凝固成块儿以后会特别脆,一碰就掉一块儿,如血液黏稠度很高,凝固的血块儿从血管壁上脱落之后,会从静脉顺着血管流走,流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然后就到了肺动脉,引发肺栓塞,非常凶险。
从血液出现问题到产生疾病往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不是毫无预兆的,血液会向我们发出大大小小的信号,但坏就坏在多数人根本就不当回事。那么血液都有哪些信号呢?——
2一眼看出血液是否有问题1、吃完饭就睡觉
凡是吃完饭就想睡觉的,这就是“厚血”。困的原因就是你的血液中的含氧量低。
2、手掌通红
凡是手伸出来有红点的,叫掌红斑,那就是厚血的表现了。女同志手红的,痛经跑不了。男同志手掌红,可能有脂肪肝、胆囊炎。
3、“满面红光”
凡是满脸通红的麻烦也很大,为什么?这是典型的厚血。怎么判断你的肤色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手是黑的,脸也黑的,那你本身就是黑人;如果脸是黑的,手白白的,你的问题就大了,这种反差就预示着你肝脏的问题。
4、嘴唇发紫
凡是嘴唇是紫的,我告诉你你的血里全是黏糊糊的,全是黏在一起的。我们人体当中最细的血管,叫毛细血管,只能容忍红血球排着队一个一个往过挤。这么细的毛细血管,大疙瘩过不去,两个黏在一起的红细胞更过不去。
5、眼睛通红
凡是眼睛睁开,眼白里的全是血管,那就不是熬夜熬的了,是心脑血管出现问题了。老年人脸上血管像小蚯蚓似的,全身的毛细血管阻塞率已经非常可怕了,要引起重视。
你“厚血”了吗?
3这样做改善“厚血”1、出汗排出体内垃圾
长时间不排泄的结果是什么?
①高发各种炎症
②多发各种疾病
出汗是很好的排泄方式。在出汗的过程中,排出了体内垃圾,防止了各种炎症。比如各位男同胞,凡是有前列腺炎的,有一个非常好的自愈方式——跑步。
慢跑和大步快走是最佳方式,建议跑步速度不要太快,走路的速度则不要太慢。不管什么时候走,最好做到定时定量,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确定一个运动量,比如每天一万步,但一定要坚持。
2、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
你每天三顿饭可以吃,但是每天要拿出30分钟去运动,只有有效的运动才是燃烧掉我们体内多余热量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有些人说,我每天晚上遛弯两小时,遛弯不算,晚上散步走一个小时不算。因为您那叫遛达,消耗的能量非常的少。
我说的是快走、骑车四到六小时、游泳要两到四个小时、跑步四到六个小时等等。
3、爬楼控制血管弹性
爬楼梯时,每走一阶,腿要使劲蹬起来,每一次腿都要用力。肌肉用力,有效地收缩一次,对血管形成一次挤压,爬楼迈一步,相当于按摩一次血管。有效的肌肉运动,是控制血管弹性的最好方法。
4、少吃一口
中国老百姓周一至周五都狂吃,好不容易到礼拜六,礼拜天怎么样?还得去吃!这时候会给我们器官造成高负荷、肝脏负荷、胃负荷、消化系统负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高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我在北京,每周找一天,周六或周日,早上一片面包,中午一个苹果或梨,桃儿也行,然后运动。这样坚持下来,血液肯定正常。
其实我们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血脂,我们的胆固醇,包括血糖都是动态的。也就是说,适当饿一饿非常好。
4血脂高了这样吃1、先吃菜再吃肉
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陈伟指出,空腹吃鱼、肉很容易过量,动物蛋白质摄入过多。建议先吃一点主食,然后是清淡的蔬菜,把胃充填大半,最后上鱼肉类菜肴。这样做可保证足够多的膳食纤维,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同时延缓了主食和脂肪的消化速度。
2、搭配粗粮
血脂高的人进餐时可搭配小米、玉米、燕麦、荞麦、莜麦等容易被肠道吸收的粗粮。但老人、小孩以及有慢性肠道疾病的人不要吃得太多。
3、少吃肉
担心血脂升高的人,吃肉时建议先处理一下。吃鸡肉把皮切掉,切成薄片的肉,可以用浇热水的方式去除油脂。另外也要适当吃点肥肉。医院心肺血管中心主任医师和渝斌介绍,人若是离开了脂肪酸,一天都活不了。我们的心脏在跳动的过程中,全靠脂肪酸来提供能量。吃多少,要量力而行,每周吃一两块红绕肉还是可行的。
4、常吃6种降脂菜
山楂:第二胃动力。
除了能降脂,山楂所含解脂酶还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有消积化滞的功效,堪称“第二胃动力”,建议每天吃3~5颗山楂。
香菇:降脂还降糖。
含有多种生物酶,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降低血糖的作用。日常饮食少不了菌类食物。
木耳:热炒凉拌均可。
木耳热炒、凉拌都有营养,不仅能减少血液凝块形成、预防血栓,还有排毒养颜的效果。
大蒜:最好做成蒜泥。
饭后嚼颗大蒜远没有把大蒜做成蒜泥吃的效果好。大蒜中的硫化氢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
海带:肉的健康伴侣。
在进食肉类食物时掺些海带,会使脂肪在人体内的蓄积趋于皮下和肌肉组织,减少在心脏、血管和肠膜上积存,有效地预防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脂肪过多。
绿茶:饭后喝能清肠。
如果这餐吃得油腻了,推荐饭后来杯绿茶清清肠胃。绿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还能减少脂肪细胞堆积。
TIPS:已经是高血脂的(和血脂高不同哦),生活方式改善无效,还是要遵医嘱服药哦~■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健康时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