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面对心梗,如何不让猝死的悲剧重演?我院刘旭东院长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

急性心梗来势汹汹

多年来,以心梗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一直是国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据研究表示“以年为例,我国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这其中又以心梗最凶险,而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以前的冠心病患者多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现在二三十岁的冠心病患者已不罕见,四五十岁的就更常见了。”尽管我们对于心梗的救治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遗憾的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的救治效果极不理想。

临床研究证明,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从发病开始算,理想的时间是分钟内。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梗,患者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秒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梗后,留给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心梗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的面积就会一点一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放支架等方式的再灌注治疗,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尽快接受再灌注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专家强调,心梗急救要闯三道关

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医院;

第三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发病分钟内让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

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目前占据城乡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代表的心血管病是国民健康第一位杀手。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速速往下看!日常七项注意要牢记!

1、保持情绪开朗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培养豁达、平和的态度,遇事不急不躁,劳逸适度,避免因情绪激动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缺血。

2、外出带药保平安

冠心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应急药,以及有亲属联系电话及病史简述的标记名片,便于在遇到不测时,他人能更好更快的提供帮助。

3、适度运动勿过劳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不能操之过急。一般出院后休息2至3个月才能开始锻炼,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适为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感到累、胸闷或每分钟脉搏超过次时,患者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

4、定期查“四血”指标

所谓“四血”指的是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这四个因素超标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复发。因而必须重视对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原发病的治疗,并应定期复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和血黏度,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5、防止便秘

便秘将引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应多吃蔬菜素食,保持大便通畅。可进行腹部按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已有便秘的要及时服用缓泻剂,保持每1至2天排一次大便。

6、戒烟限酒

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大增加,可能是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此外,饮食应坚持低糖、低脂肪的原则。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鸡蛋黄、各种动物内脏等,不要吃得过饱。

7、定期复查勿麻痹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因为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再梗死发生死亡的人数占心肌梗死总人数的80%,可见后期的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患者应加强警惕,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和复查。一旦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出冷汗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