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体外生命支持论坛ChECLS
本文翻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江春景
背景与目的
ESC/EACTS指南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后出现机械并发症(post-AMIMC),且并发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建议行ECMO辅助,但推荐、证据级别不高(IIb类,C级)。需要更多的研究了解此类患者使用ECMO辅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目的是了解post-AMIMC行ECMO辅助患者的住院转归情况,全部数据来源于国际体外生命支持数据库,选取年至年,18岁因术前或术后出现post-AMIMC并发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接受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是住院存活,次要终点事件是ECMO相关的并发症。
研究结果
1.结局:例患者入选,其中88例脱机(55.7%),59例存活出院(37.3%)。
2.基线资料:平均年龄62.4岁,室间隔穿孔发生率最高(64.5%),92.4%患者因心源性休克行ECMO辅助,ECPR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心源性休克患者(25%vs38.4%)。
3.ECMO主要明细:平均辅助5.9天,88.6%采用外周插管,插管入路与存活率无关。
4.心脏外科手术时机和术式:67例(42.4%)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其存活率明显高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47.8%vs29.7%)。
5.各并发症辅助组的结局分析:室间隔穿孔发生率最高,但住院存活率最低(35.3%)。
6.室间隔穿孔组患者的主要基线资料和结局:平均辅助时间更长(.2hvs.1h)
7.辅助期间并发症:75.3%患者出现并发症,82例发生肾衰(51.9%),其中63例接受CRRT治疗。
结论
从住院生存率和辅助期间并发症分析,得出ECMO在post-AMIMC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1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