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王修齐通讯员孙雨晴)近日,医院胸痛中心成功救治一名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期间患者数次发生室颤,心跳骤停10余次,主刀医生杜红雷打破操作程序限制,用超短时间救治成功。

发病前,张先生正准备入睡,突然感觉自己的胸骨后方传来剧烈疼痛,于是医院。(注意:正确操作应当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就诊途中出现危险。)医院的路上,张先生病情迅速加重,到达医院时已经四肢冰冷,面色苍白。

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为张先生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张先生的血压已低至80/55mmHg,有典型的心源性休克症状。同时,他的心电图结果呈现出“鲨鱼鳍”一样的走势,是典型的巨R波综合征。

时间紧迫。急诊科医生立即为张先生进行初步生命支持,然而就在这短短几十秒,张先生的病情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严重的室颤,心跳骤停!

情况危急!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为张先生进行电除颤抢救,同时紧急联系心内科值班医师前来会诊。在与张先生家属迅速沟通病情后,医生为张先生开启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

十分钟内,心内科副主任杜红雷赶到了急诊科,并将张先生送入导管室准备手术。在对张先生的情况进行评估后,尤其是看到心电图提示前降支闭塞后,杜红雷决定打破常规,不进行冠脉造影,直接选择适合前降支的治疗导管进行开通,恢复血流。

在这短短一段时间内,张先生反复出现室颤,心跳骤停10余次,但好在都被医务人员及时“拉”了回来。在情况终于短暂稳定后,杜红雷在张海峰医生配合下,依照预定方案,没经过造影环节,直接迅速为张先生开通前降支,整个介入手术,全程仅用了15分钟。术后,医生为张先生补充做右冠造影,此时他的生命体征稳定,各种急性心梗症状也得到了显著缓解。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进行专业化监护治疗后,张先生很快转回普通病房。

巨R波综合征概念是年由Prinzmetal提出的,因心电图表现形似鲨鱼鳍,所以又称为“鲨鱼鳍征(sharkfin)”,是心肌广泛严重缺血的表现,虽然少见但十分危急,死亡率极高,多提示左主干或前降支近段闭塞,应尽早行介入治疗。

“正常的急诊介入程序一般是先造影评估,然后谈话、选择器械治疗罪犯血管,这虽然是多年实践下来的快速流程化操作,但对于该患者而言,考虑到他病情危急,我们认为按照常规的方式来处理还是不够快。”主持手术抢救的杜红雷说,“就在我们进行消毒铺巾时,患者再次发生室颤,除颤成功后我们决定打破常规,舍弃造影程序,选择快速穿刺股动脉,直接将治疗用的指引导管送至左主干开口。此时导丝和球囊已在指引导管内就位,快速确定是前降支根部闭塞,转瞬间导丝通过闭塞病变,随后进行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接下来便是程序性的支架植入等操作。”

杜红雷表示,此类患者的救治就是一场“霹雳战”,必须尽早识别,分秒必争地开通闭塞血管。对胸痛中心团队尤其是介入医师来说,无论是救治策略,还是手术操作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是对心理素质的挑战。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胸痛、胸闷或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务必呼叫,把宝贵的时间交给医护人员。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6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