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雪平盛夏时节高温连连,心梗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近日,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异常忙碌,6月19日至25日,一周内就有14位心梗患者急诊就诊,好在经过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的通力合作,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今年28岁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因胸痛3小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6月26日凌晨3时自主前往医院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越早做效果越好,经会诊与家属术前谈话,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为李先生实施手术。手术由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鹏主刀,用时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成功植入支架,造影血管通畅,李先生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像这样深夜惊心动魄的抢救场景,对于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常态,只要电话铃一响,他们立即放弃睡眠奔赴抢救现场,通宵完成手术,帮助患者闯过“鬼门关”。介入诊疗科护士长王戎介绍,不论是手术医生还是护士,还是开台技师,大家都是24小时值班,无缝衔接排班,在家听班的医护人员只需一个电话,必定赶到现场。6月30日上午9:30,医院医院的介入导管室等候区内人头攒动,医护人员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让一下,让患者先上电梯。”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侯慧娟一边转移患者,一边提醒其他市民。在其他医护人员来为患者做术前沟通时,侯慧娟则换上介入手术装备,穿上无菌手术衣及20多斤的防护铅衣进入“战斗”状态,她整理了一下被汗水打湿的头发,戴上手术帽,大步迈向手术室,更衣室里虽然放着水杯但她却顾不上打开喝一口水……对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工作的每一天都是脚不沾地的一天,每天的步数都是万步以上,他们的脚步不停、手上动作不停、沟通也不停,将所有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患者。“提到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寒冷的冬季,但其实高温酷暑对我们心血管也有影响。高温天气,人们排汗量增多,导致血液当中水分含量减少,血液浓缩从而诱发血栓。”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董宏伟介绍,高温使人急躁,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会增快,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较低,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下进入室内时血管会快速收缩,诱发血管痉挛,这会增加发生心梗的几率。董宏伟提醒广大市民,盛夏时节,室内的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26℃-27℃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温度时段外出,同时,还要注意补充身体水分以及盐分,清淡饮食。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5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