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高温天气很容易导致生病,比如中暑,但其实夏季还是心梗的高发季节,都知道心梗是高风险、高死亡率的疾病,我国更是心梗的高发国家。
我国每年约有万人突发心梗,它的致死率更是高达0%,根据数据统计,突发心梗的年龄段越来越小,小于60岁突发心梗的患者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可见心梗的严重性。
什么是急性心梗?
所谓急性心肌梗死,指供血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因为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急性的、持续性的供血中断,发生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
主要表现为持续而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一般巴掌大小,可以放射到左肩、左上肢,甚至左前臂,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变。
高温天气警惕急性心梗,夏季防心梗最该注意这几件事!
高温天胸闷不要拖
持续高温的天气,使人常有闷得透不过气的感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曼华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急性心梗约有三至四成的患者会在发病前-7天内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如果感觉胸闷,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时就诊。
温差别太大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在家都喜欢把空调开到很低,但是室内外如果温差过大是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建议空调温度不低于26℃。
运动不宜过于激烈
轻微的气喘运动对于心脏最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可以慢跑、快步走、游泳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加强锻炼。
如果在运动之后出现心率过快或者是胸痛心悸等症状,有可能是过度运动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身体存在着异常,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对症处理。
注意心肌梗死与中暑的症状需分清
中暑的病人早期会出现头痛、头昏、气短、多汗等症状,而急性心梗的主要症状则是胸前部疼痛同时会出现全身性的不适,如出冷汗、面色苍白、乏力、恐惧、恶心呕吐等。两者看似挺难区分其实不是这样。
中暑通过把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合理用药,很快就能缓解,而急性心梗则不然,一般会持续反复发作,通常还会伴有心绞痛,二者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家人一定要细细甄别,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医院急救,速度是关键,这决定着最后是否能够挽救生命。
多喝温水
夏天出汗多,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由于每个人出汗多少不同,每日所需的水分也不同,多喝温水,尽量少喝凉水或冰镇饮料,标准以每日毫升排尿量为准。
口渴猛喝水
夏天人们会容易口渴,当觉得很渴时,有些人喜欢咕咚咕咚,不一会儿就喝下一瓶水,觉得这样喝水很畅快。
事实上,一次性喝水太多会导致身体血液迅速稀释,增加血液量,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喝水的时候,无论有多口渴,一定不能猛喝水,而要小口小口地喝。
保持情绪稳定,起居要有序
专家说:“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各脏器功能正常,血流通畅,远离心梗的威胁,”冠心病患者如果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
急性心梗的危害性
可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导致患者死亡。
梗死如累及到头肌,可引起二尖瓣脱垂、关闭不全,继而引起心力衰竭,可致患者死亡。
可引起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引起多脏器栓塞,严重者可致死。
坏死的心肌失去功能,可遗留心功能不全及各种心律失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可引起心肌变薄,在血压下膨出为室壁瘤,可导致心功能不全、血栓栓塞和心律失常。
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及时做心脏复苏术
如果加重患者突发急性心梗导致昏迷,我们要及时打开房间门窗,确保空气流通,并且对病人采取心脏复苏术进行施救。
在对病人进行的同时,医院急救电话,在对病人进行心脏复苏术的过程中,频率要平缓,不要着急,按压的力量要适度,免得因为手法太重对病人造成进一步伤害。
药物治疗
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晕倒后,家属可给予患者及时服用苏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用温水给病人服药。
挤压时给病人吸氧
对于家中有制氧机或制氧机等吸氧设备的患者,一旦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不仅要及时呼叫医生进行抢救,还要让患者及时吸氧进行急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