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12月以来,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并在全国迅速蔓延。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国家迅速制定了整体防控方案,绝大部分地区启动限制出入、限制交通等措施,大量医务人员调往一线去防控疫情。而我们知道,在秋冬季节,正是急性冠心病集中发病的季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致死性高、最佳救治窗口期短,更加需要就地积极治疗。但目前特殊的形势势必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救治造成一定影响。

  吉威医疗与医学网联合推出的[新冠问答]栏目,现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合当前形势下制定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专家共识》特别邀医院贾辛未教授就详细解读。

  首先,患者应加强心梗意识,对疑似心肌梗塞的症状及早警觉,及早就诊。很多患者,在当前防疫形式下,因为亲人不在、交通管制、对疫情的畏惧心理等原因不敢就诊,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现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都开设了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等,患者要能充分的利用这些间接途径询问自己的病情,及时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医院及时救治。所有就诊患者必须到门急诊专门防控地点按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必要的排查。一般医生应询问患者有无咳嗽、发热的症状,有无疫区旅游史或疑似患者接触历史,肺部情况。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关于就诊应遵循的原则,建议如下:

1)就近原则:

  尽量就近就诊、治疗,减少患者转运和人员流动。

2)安全防护原则:

  对伴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到发热门诊首诊,若为疑似-nCoV医院隔离病房,待排除-nCoV感染后,方可转入心脏监护病房。

3)溶栓优先原则:

  对疑似或确诊为-nCoV感染的患者,若合并STEMI,收入隔离病房后如无溶栓禁忌证者优先溶栓治疗。有溶栓禁忌证的高危患者,评估感控风险后可在符合感控要求的指定隔离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导管室人员实行三级防护。但目前大部分具医院都不具备指定隔离导管室。

4)定点转运原则:

  对于病原学检测阳性的-nCoV感染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若心血管病情尚稳定,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高危患者,原则上应转运至当地医院进行治疗。

5)远程会诊原则:

  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医院医院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

对疑似或确诊的-nCoV感染性肺炎合并STEMI的患者,治疗建议如下:

  如生命体征稳定,发病时间在12h内且无溶栓禁忌证,则首选在隔离病房行溶栓治疗,建议使用三代溶栓药物,待肺炎痊愈后择期行介入治疗。若有溶栓禁忌证或溶栓失败,则需综合评估介入治疗(PCI)和感控风险;必要时若在指定隔离导管室进行PCI治疗。如果STEMI发病时间超过12h,综合评估PCI和感控风险,必要时在具有指定隔离导管室进行PCI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的STEMI患者,平衡获益和风险后首选溶栓治疗。必要时到指定的隔离导管室行PCI治疗。排除-nCoV感染的STEMI患者,应尽早收入CCU病房,根据STEMI救治流程,启动血管再通治疗。

  确诊或疑似-nCoV患者合并STEMI的转运适应证有:发病12h内,有溶栓禁忌证或溶栓失败的高危患者,即刻转运。如病情不稳定,即使超过12小时,优先选择急诊PCI,医院同上,即刻转运。对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TEMI患者,在隔离防护下进行就地抢救、血流动力学支持。再次评估患者生命特征、患者可耐受转运时程、救护车条件等,决定是否转运。转运目标优先选择具有急诊PCI资质和指定隔离导管室的-nCoV医院。

  总之,在目前疫情防控大形势下,STEMI患者的救治仍需强调时间轴,尽量缩短STEMI救治的时间节点,需要把握“就近治疗、安全防护、溶栓优先、定点转运、远程会诊”这五个原则。溶栓治疗简便易行,第三代溶栓药物早期溶栓,血管开通率高,出血并发症较低,不失为当下最为有效、安全的血管再通策略

专家简介扫描   贾辛未,医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博士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首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内科心血管疾病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在心内科疑难及急危重症的处理、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心脏起博治疗等领域有较多经验。

  主要研究领域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冠脉介入治疗及围PCI期处理。分别在Circulation、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heartandvessels、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

  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心律学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心脏健康联盟常务委员、保定市医学会电生理与心脏起搏学会主任委员、保定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保定市心血管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担任《临床荟萃》、《国际循环》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国组织工程》、《医学教育研究》等多家杂志审稿人。

推荐阅读

凝聚中国力量为战“疫”加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4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