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哮喘,全称运动诱发性哮喘(exerciseinducedasthma,EIA),根据对其发病机制和发生过程的不同理解,有的文献也称为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exerciseinducedbronchoconstriction,EIB)、高通气诱发性哮喘(hyperventilationinducedasthma,HIA)或渗透压相关性哮喘(osmoticallyinducedasthma,OIA)。根据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描述:“体育运动是大多数哮喘患者喘息发作的重要诱发因素,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讲,运动是唯一的诱发因素”。患者多于运动停止后8~15分钟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和喘息等症状,同时伴肺功能相关参数下降,30~6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在运动后第一次喘息发作后4~12小时发生第二次喘息,称运动性迟发相哮喘反应。

运动后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EIA发病率约10%,哮喘患者中高达90%,其中,重度哮喘的发病率高于轻度哮喘,另外具有过敏体质者,或患有过敏性鼻炎者发病率乡40%。EI可以发生在任何龄组,尤其好发于青少年。发病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在夏季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冬季和春秋季节。EIA症状现,冰球,滑雪越野滑冰、篮球等运动项目容易发生EIA,而像高尔夫,射击,举重,游

三、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在剧烈运动后开始出现咳嗽,气短,喘息,胸痛或胸闷,或者呼吸困难,一般运动停止后8~15分钟症状最明显,30~6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查体发现两肺可闻干啰音和哮鸣音,严重者出现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发绀,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一些患者在运动后不出现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比如出现头痛,腹痛,肌肉痉挛,疲劳或困倦,运动中异样的感觉等。部分EIA患者在经历过一次典型发作后,再次接受相同的运动刺激,症状会变得很轻微甚至无症状。称之为不应期(refractoryperiod),不应期可持续40分钟到3小时。不应期的产生考虑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等炎性介质耗尽有关。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运动后出现胸痛,胸闷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考虑EIA可能,但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证实,目前有多种针对EIA的诊断方法,最重要的是运动激发试验(exercisechallengetest)。

(一)调查问卷方式

通过症状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者运动过程中或者之后有无咳嗽,胸闷,胸痛,喘息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作出诊断,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很多患者运动后不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或者将症状夸大,或患有心理疾病等等,都有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因而不是较好的诊断方法。

(二)运动饰查试验(free-runningasthmascreeningtestFRAST)

适合初筛和流行病学调查,嘱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一般6分钟)内进行室外快跑,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停止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测定最大呼气流量值(peakexpiratoryflow,PEF),若运动前后下降大于15%,视为初筛运动试验阳性,可进一步进行运动激发试验确诊。

(三)运动激发试验

活动平板(treadmill)法根据美国胸科协会(ATS)年的指南:满足条件的受试者试验前需停用可能影响气道反应性的药物至少24小时(长效2-受体兴奋剂和长效茶碱需要停用48小时以上),一般不停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试验前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禁忌证包括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代谢性疾病等。运动开始后要求达到最大心率(年龄)的80%,或者氧耗量达到30~40ml/kg并至少持续4~6分钟,然后分别于运动停止后的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5分钟和20分钟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通常通过测定运动后FEV,下降程度来诊断并进行病情分级。轻度15%~20%,中度20%~40%,重度40%以上。也有学者采用PEF做为测量指标。如果运动中出现心绞痛发作,严重心律失常,明显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对症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l/1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