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

七月廿四星期六

世界急救日

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急救日」。这一天的存在,是为了提醒大家重视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一条生命。

“胃痛”很多人都有过但是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变成心肌梗死那平常我们怎么去判断呢?哪类人群更容易心肌梗死呢?今天是世界急救日让我们先来看一起病例帮助大家尽早辨别前兆、掌握急救知识把伤害降至最低今年9月一上来,广州市的欧先生上腹部疼痛,持续了三天,让他难以忍受。由于以往有相同的经历,自己口服胃药也会慢慢缓解,但这次吃了胃药后,上腹痛并没有“如期缓解”,并有加重的趋势,伴有胸闷、出冷汗等症状。自己“不正常的”腹痛引起了他的警惕,他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前往广州中医院功能检查科进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有心肌梗死的表现。随后紧急被送到急诊抢救室进行监护治疗,口服双抗药物,硝酸甘油静脉输注,定时复查心电图,跟踪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同医院转院。经省医的专科医生评估后,第一时间住进了CCU监护治疗,并于第二天行了血管介入治疗(PCI),发现左主干开口狭窄90%,放了支架,开通了血管,疼痛立马缓解了,病情也稳定下来。(治疗前)

(治疗后)

那么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我们继续往下看▼▼▼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急性心梗”)是指因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阻塞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其常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可危及生命,致死率高。急性心梗有哪些临床表现?1.典型表现为胸痛或胸闷

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憋闷感,大部分患者主诉有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

急性心梗一般表现为胸痛,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比如本文刚开头欧先生首先感觉到的就是“胃痛”,还有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3.其他不典型表现少数心梗患者在发作时并无身体部位的疼痛,发病开始即表现为胸闷、气促等心衰症状,或意识模糊、皮肤苍白、四肢冰凉等休克表现。部分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甚至以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前来就诊,均需仔细甄别。这类人群更容易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较多,任何可造成血栓形成、血管内斑块脱落及冠脉痉挛或狭窄的因素均可致病,常见的诱因包括:剧烈运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者用力排便、情绪波动等。诱因只是导火索这些慢性疾病才是“火药库”!▼▼▼发生急性心梗怎么办?一旦出现急性心梗我们的治疗原则: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4-6小时内的药物溶栓及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的PCI。在这里,因为欧先生发病时间超过了药物溶栓的时间窗,故后续治疗选择了经皮冠脉介入支架植入术,上面的视频可以清晰看到心脏血管复通后心脏血流的改变情况。不管是药物溶栓还是PCI,都需由有资质的医生完成。面对突发心梗,非专业人士可以这样做:1、一旦出现疑似急性心梗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2、尽快呼叫至发病现场转移救治,不应随意搬动患者医院诊治。

专家提醒

急性心梗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1、完全戒烟;忌烈酒,限饮少量低度酒;少喝咖啡,不饮浓茶;2、避免过度劳累,睡眠要充足;3、冬季注意保暖和防寒;4、不在餐后或饥饿时洗澡,洗澡不宜超过20分钟;5、避免屏气或过度用力,避免便秘;6、谨防缺氧,主要定时喝水。

供稿:急诊部冼柏虎

编辑:李镓洧

初审:王剑

审核:李辉、戚正涛、孙玉平

审核发布:范琳燕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zl/12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