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教授
徐耕教授
沈法荣教授
目前根据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我国已有针对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预防标准和措施二级预防是对已发生过心脏猝死的患者实施预防,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防治心脏性猝死icd和起搏器大小相仿,植入皮下,可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状况当患者在任何情况下发生室速或室颤时,icd自动选择合适的方式--包括释放有效的电击--进行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然而,二级预防手段显然难以惠及整个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是通过临床诊断,发现潜在的高风险患者并尽早植入icd然而,据介绍,在我国由于医保政策心肌梗塞手术最佳时间和循证医学数据缺失等原因,一级预防工作并没有完全开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郑良荣教授透露:“依据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全国每年低于3,000台icd的临床应用,远远无法满足治疗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需求以浙江为例,2013年浙江省植入icd 500多例,绝对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但百万人口植入量不到10例,不足美国的百分之一”
创新1.5级预防,给心脏性猝死预防带来革命性变化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院长周建庆教授则通过宁波当地的情况举例,呼吁通过提高医保覆盖范围和质量来进一步推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努力心肌梗死风险周教授说:“宁波人口800多万,按照国家十五攻关研究得出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41.84/10万计算,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死亡人数高达3000多人,但每年宁波地区icd植入量不到20例,其中将近一半来自李惠利目前宁波地区icd的医保支付与普通起搏器一样,但icd的价格远远高于普通起搏器,很多患者因为经济原因放弃icd疗法,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很常见,因此改革医保体系对icd疗法的支付是提升心脏性猝死预防体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川大学华西心内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黄德嘉教授指出,心脏性猝死可防可治,进一步提高对心律失常的重视,科学规范治疗是根本目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对于那些处在高房颤和早搏危因素之中的患者,是最有效的预防心脏猝死的治疗手段徐主任介绍,icd和起搏器大小相仿,植入皮下,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当鉴别出发生了室颤或室速时,icd自动释放有效的电击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真可谓小手术,大回报它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意义,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直至挽救生命
参加本次活动的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委黄伟剑教授来自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该院2013年植入icd 将近100例,居全国前列黄教授说:“温附一在通过icd疗法提升心脏性猝死预防的经验是重视医生的培训与学术交流,在理念上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必须非常重视患者教育与患者术后管理,让冬季心梗更多地患者接受并认可icd疗法并从中获益”
克服各种障碍,让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受益于icd疗法
黄德嘉教授
为了进一步提高病患、医生和政府官员等各利益相关方对icd疗法预防心脏性猝死的认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汇聚全国顶尖心脏性猝死预防,共同提出了1.5级预防的概念并参与发起improve sca全球性临床研究所谓心脏性猝死1.5级预防,是在国际公认的一级预防的适应症基础上,再增加四大高危因素之一,例如,ef (射血分数)
“由阜外心血管病牵头的国家十五攻关研究首次得出中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这表明中国的心脏性猝死防治工作任诊断心肌梗塞务艰巨”阜外心血管病心内科主任、中国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张澍教授表示“同时,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及难以预测的特点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绝大多数猝死事件发生在外,抢救存活机会甚低,仅为1% 以下因此,心脏性猝死防治的有效性是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的关键”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的自然死亡各种心脏疾病均有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然而,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可占心脏性猝死原因的80%,其中约20%—25% 的冠心病更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上升很快,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上升势头更超乎了我国学者的想象扩大性心肌病近年来,不少国家栋梁、社会名人、商界精英,在风华正茂之时,猝然离我们而去,究其死因,均为心脏性猝死大众对此认识匮乏,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在我国任重道远
科学使用icd疗法,帮助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远离死亡
许多研究表明,适应症患者寻求除颤器等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意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心脏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徐耕教授表示,目前美国每年仅icd植入量高达十几万台,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还需不断提高郑教授说,“全社会应多关注心脏性猝死,宣传危害,鼓励科学治疗我们更呼吁,各地提高治疗的医保水平,让更多的高危病人享受到现心肌梗死治疗代医疗科技带给他们的价值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共同发起的“健康心跳·健康心”中国心律失常宣传系列活动今天来到了宁波,活动在“2014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期间举办与会一致认为,全社会应进一步提升对心脏性猝死危害的重视程度和科学防治理念,同时,医学界应加强交流沟通,细化心脏性猝死预防标准,呼吁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医保水平让更多的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受益
白癜风治疗时间兰州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