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8日讯“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这似乎是大家已经达成共识的一件事,但经常有人仍然不当回事。下面这个病例应该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86岁的市民赵先生(化名)既往有“冠心病、房颤”病史40余年。近两个月来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有胸闷、憋喘,医院西院区(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予以控制肺部感染、祛痰、扩冠、利尿等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于年12月20日好转出院。

12月22日正值冬至,也是赵先生出院的第二天,他在家少量饮酒(啤酒约50毫升)后突发恶心、呕吐,并伴颜面潮红、心悸、胸闷不适。家人紧急拨打医院。

到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心肌酶明显增高,心电图提示“异位心律、房颤”,考虑心肌损伤。医生了解到,因老人曾在上一次住院时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考虑“双硫仑样反应”可能性大。因此立即给予患者吸氧、生命体征监测、抗过敏、抗休克、补液等紧张有序抢救。经抢救,患者逐渐转危为安、脱离生命危险。

呼吸内科病区主任兰淑娟表示,使用抗菌素后饮酒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主要是因为在体内代谢的头孢类药物接触酒精后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挠乙醇的正常代谢,导致体内乙醛积蓄产生的中毒反应。简单来说使用某些头孢药物会影响酒精代谢,产生中毒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往往发生在用药与饮酒后约15-20分钟,持续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到一小时,严重者可持续更长时间。双硫仑样反应危害较大,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临床表现有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严重时可出现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视物模糊、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吸吸抑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死亡。

双硫仑样反应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乙醇敏感者易发。双硫仑样反应常见药物包括(1)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头孢美唑钠、拉氧头孢二钠、头孢甲肟等十几常用药物,其中头孢头孢哌酮钠最容易发生。(2)硝基米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3)其它抗菌素: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

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包括饮料、食物、药物),如白酒、黄酒、啤酒、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气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包括脂肪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的患者更应注意。

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一般认为,饮酒后5天之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一周以后再服药是安全的。此外,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解热镇痛剂类、利血平、抗癌剂、异烟肼(抗结核药)等药物、降糖药、抗抑郁药、治疗关节炎类药物后,也是同样严禁饮酒的。

信网记者丛黎通讯员谢小真

[来源:信网-商讯编辑:古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1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