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207.html
立春,年2月3日周三,今天即是。

一般说,冬至的时辰就决定了立春的时间。如果冬至时间是该天上午10点之前,那么45天之后就是立春;而如果冬至时间是上午10点之后,则就是46天之后才是立春了。

谚语常说:“春打五九尾,要饭的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年会是个丰收年。当然今年先立春,之后再过年,属于无头年,各别地区要注意防旱防涝。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

那么立春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先看下黄帝内经是如何告诉我们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就要承应宇宙四时变化之规律。寒冷的冬天已悄悄地远去,温暖的春天伴着和煦的春风已灿然来临。

专家提醒说,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

1、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复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老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如果小伙伴们有时间,就开始您的踏春之旅吧,万紫千红总是春,幸福开始又一年。踏青吧,我们仍然要找到青春的感觉。

End我们只为传播中医,只为中医复兴而努力。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传承中医经方真谛。分享知识,分享快乐,迈向健康之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13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