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荣晶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博士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血管专业访问科学家。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病康复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心血管病康复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流行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早期心肌梗死患者要求绝对卧床

年,美国Herrick医生描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并制订医嘱要求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2个月,理由是避免体力活动导致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和心源性猝死。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规定被大多数专科医生谨小慎微遵守。心肌梗死患者做任何费力的活动都受到长时间限制,甚至无限期延长,心肌梗死患者想恢复正常工作的机会非常渺茫。

早期活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概念雏形初现

20世纪50年代,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概念雏形初现。Newman及其同事将早期活动定义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第4周,每天2次,每次2~5分钟散步活动。年,Brunmer等让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内开始早期活动。年,Cain报告了心肌梗死早期实施活动计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时专科医生已逐渐认识到,没有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不仅无害,而且在预防卧床并发症方面有益。Boyle、Hutter和Bloch等的对照试验也证实,梗死早期活动计划对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或死亡事件无明显影响。年,鉴于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取得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了心血管病康复专家委员会,肯定了心脏康复疗法。

年,Wenger研究小组总结了住院期间心脏康复方案,首次发表了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14步疗程,主要在住院患者中实施,即I期心脏康复(住院期康复)。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4天,有较充足的时间按照I期康复程序,逐渐增加体力活动量,以达到能适应出院后的体力活动的需求。年该方案经美国心脏协会审定,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标准化治疗的一部分

心脏康复不仅仅包含运动训练

年代以前,心脏康复的核心以运动训练为主,其目的主要在于恢复及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减少卧床并发症和长期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体能下降,减少残疾,促使患者重返工作和社会角色。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召开心血管病专家会议,讨论心脏康复发展。提出以下观点:

①体力活动仅是心脏康复的一部分;

②心脏康复是二级预防的一部分;

③非心血管因素如心理、社会和职业因素,在康复的获益中占重要地位。

心脏康复逐渐结合康复与预防

年代以后,流行病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逐渐清晰,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缺乏等。年,WHO发表预防冠心病复发和进展的声明:大量的冠心病死亡发生在那些已患冠心患者群中,采取措施预防冠心病病理过程的进展有助于显著减少总体相关死亡率。一次心脏事件后,患者的远期预后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发展,采取预防措施非常必要,二级预防的概念提出并获得重视。

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病康复委员会颁布《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明确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包括指导患者戒烟、合理饮食、科学的运动以及睡眠管理。

②双心健康:注重患者心脏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的恢复。

③循证用药:冠心病的康复必须建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指南循证规范用药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生活质量的评估:生活质量的评估也是心脏康复的组成部分。冠心病康复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可能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质量水平。

⑤职业康复。冠心病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患者病后能不能回归社会,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或病后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应指导和帮助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转自——心肺预防与康复

清易云康健亲宝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1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