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F现场报道石家庄

年4月22日中午,第19届中国参与心脏病论坛胸痛中心发布会在石家庄太行国宾馆中山厅拉开序幕。广东省参与性心脏病学会理事长、医院陈纪言教授担负主持并致开场辞,上海医院方唯一教授、医院向定成教授、医院王伟民教授出席发布会议并发表演讲,深入介绍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计划。

63家胸痛中心,见证急性心梗救治流程优化

▲医院陈纪言教授

在开场致辞中,陈纪言教授指出,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最好医治方案即快速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当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由于中间环节出现某些问题而存在延迟现象,以往数据统计只有约5%的患者得到救治。陈纪言教授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的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尤其重要。在年正式发布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后,国家卫计委即给予大力支持。从开通绿色通道到年胸痛中心的建设,再到区域协同救治理念,已走过了5年时间。截止年4月18日为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已完成7批认证工作,全国已注册的胸痛中心总计家,其中63家医院通过了认证。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已下降到2%左右,大医院对急性心梗救治时间已控制在70分钟内,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黄金分钟,实现“无缝衔接”

▲医院向定成教授

针对我国胸痛中心的整体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向定成教授介绍道我国胸痛中心起步晚、发展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现状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年发表在Lancet杂志的一项回顾性研究CHINA-PEACE中,公布了~年十年间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医治行动及后续医治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患者死亡率极高,院内死亡率在10%到12.4%(同期西方国家急性心梗死亡率为4%左右);6个月死亡率为14%。

尽人皆知,急性心梗患者救治的黄金时间是分钟,但我国的患者大都对此不了解,在病发第一时间未及时拨打,错过了这1黄金时间。对此,作为医院,首先要解决医疗体系内的延误问题,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医院,实现医疗体系内“无缝衔接”。向定成教授指出,这是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另外,如何缩短患者病发,到拨打的时间节点,也是胸痛中心需要做的关键工作,需要专业医疗人员和媒体来对大众进行宣导。只有做好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有效救治时间。

胸痛中心迈向基层,展开有针对性培训

▲医院王伟民教授

针对我国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具体的工作安排,王伟民教授指出,基层救治的现状常常是医治水平差,致使大量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医院成为胸痛中心很有必要。胸痛中医院间的合作,医院医院的救治条件,彼此密切合作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整合区域化各级医疗中心,使PCI医院胸痛中心共同组成完全的广泛地覆盖胸痛中心,实现区域性协同救治的目标。

王伟民教授介绍,在全国范围内加强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培训和教育,是接下来全国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年度计划召开两次大型胸痛中心论坛会议,1是不久前召开的南方胸痛中心高峰论坛,2是11月份将在武汉召开第六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两个论坛都有为期一天的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另外,认证工作委员会将积极寻求与各区域性学术年会、企业合作,举行胸痛中心建设的培训,强化认证培训,提高认证准备工作的质量。

适应发展需求,加强质量监督

▲上海医院方唯一教授

针对已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工作质量问题,方唯一教授介绍了胸痛中心质量控制体系。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专门成立了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办公室,制定并实行了胸痛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对已通过认证的单位进行持续性质量监督,定期发布各主要监控指标的变化和排名。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办公室利用络平台实时、连续搜集各胸痛中心救治患者的诊疗期间的具体数据(院前指标如首次医疗接诊到心电图的收集,院中指标如D2B时间),对核心指标加以归纳分析,解析胸痛中心运作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和负面的因素,逐渐改良诊疗质量、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能力。

最后,方唯一教授总结了建设胸痛质控中心四个方面的意义:1.医院的执行情况;2.了解干扰胸痛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3.掌握全国胸痛中心整体运行情况;4.把控胸痛中心具体整体发展方向。

现场气氛热烈,媒体及听众纷纭发问,专家佳宾逐一作答,共同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