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兴修榕城文化广场繁华地方经济文化

揭阳市区学宫、城隍庙、双峰寺等名胜古迹是远近闻名的历史人文景观,无奈长时间被周围狭窄的巷道交通和陈腐建筑重重包围,古迹难免有“养在深闺人难识”的遗憾。随着开发利用老榕城深厚古迹文化资源的呼声日趋高涨,筹建榕城文化广场(城隍广场)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在访问中发现,市民对此项工程的热忱颇高。在城隍路做小生意的陈老伯在接受采访时说起了他去潮州开元寺旅游的经历。他说,当他站在潮州开元寺前那个宽阔的广场仰望开元寺时,不由对潮州古老的文化沉淀肃然起敬。看到人家那末气派的文化建筑,不免为我市历史悠久的城隍古庙感到惋惜,现在听到我市也要建文化广场了,一股自豪感觉油然而生。“拆迁对生意影响大吗?”“影响很大。”陈老伯告知,他很关注广场建成后周边是不是会开发商铺,虽然商铺租金不菲,他依然抱着“东山再起”的长远打算。在城隍庙附近的一条两米宽的小巷遇到了71岁高龄的林贵山老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人,他告知,出身至今他从未离开这条生他养他的巷子,这狭长的巷子和两边如钢琴键盘般有高有低紧凑排列的房子已有百年历史了,由于住户终年翻新修补才不至于陈腐衰落。“这巷子和两边的老屋都要拆掉。文化广场建成后,这2米宽的巷子就变成12米宽的大路了,大路两边也要开辟商铺。”林贵山老人颇知内幕地作了介绍。“建文化广场好不好?”“固然好,以后来参观的华侨就能把车开进来了。”林贵山告知,每个月初一十五,城隍庙香火最旺,这附近几条六米宽的街道就塞满了小汽车、的士、三轮车等,交通近乎瘫痪。城市的历史就是城市的文脉。如何在传承揭阳深厚历史文化基础上更好地改建老榕城成了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有一名署名榕江笠客的友在揭阳人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榕城的历史区域特点、民众的生活方式成为榕城民间风俗习惯的传播和发展的土壤和温床,也构成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民众的智慧、情感。传承这类古老的民俗文化,同旅游观光业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宣扬,必能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的繁华。长期以来,“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落后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现状在广大市民心中压抑着,尤其是随着旅游的日趋家常化,看到珠三角城市的高速路、摩登街、艺术馆……市民的心里早就憋着改变故乡落后面貌,加快揭阳建设步伐的迫切欲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