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教授:近年来,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很迅速

:唐方

丁香园通讯员:您觉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方面存在的挑战有哪些?

丁香园专访霍勇教授

丁香园通讯员:您现在进行的一项在亚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抗血栓治疗管理模式的长期随访研究,关于这个随访研究,请您跟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

丁香园通讯员: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严重疾病,请您跟我们讲一下近年来脑卒中治疗的进展情况

丁香园通讯员: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介入治疗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展,您觉得介入治疗现在还有那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霍勇教授:这个研究我们是对亚太地区的1万三千名患者进行随访2年,观察患心脏病治疗方法者在他们当前治疗情况下不做任何其他干预治疗,来观察他们当前治疗的基本状况以及这种治疗与预后的基本关系,尤其强调抗栓治疗与病人预后,也包括病人年龄、不同、不同教育背景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国家非常需要的基线资料和观察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目前还没有更大规模的研究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做一个全面的观察这种观察资料将会对该病的诊疗提供很好的线索目前介入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实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如何将这种治疗方式用在病人身上的问题介入治疗值得研究,但是更值得研究的是如何优化这个救治体系比如,现在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自己到的,只有10%的患者是通过急救车送入的,这说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心肌梗塞梗塞急诊救治体系

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病人对这种病情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重视;2.急诊体系不够完善,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3.有些的医疗设备不够完善,技术不到;3.医生本身操作的问题,以及手术后对患者病情的检测4.同时还有医疗费用的问题,比方说病人需要做急诊手术,但有可能因为承担不起费用无法选择最优治疗方式

霍勇:挑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医疗技术方面的挑战,费用的挑战等等,但是我认为主要的挑战是医疗模式的挑战,我们更多要考虑如何健全医疗模式我们现在需要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嵌入到优化的医疗模式中,我们国家现在也已经有条件建立更完善的医疗模式就拿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来说,比如说,如果一个山区患者心肌梗死哪里治疗好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如果当地医疗条件不足,那么我们可以先进行溶栓治疗,然后在24小时内将患者转入其他进行后续救治另外,我们也可以考虑如何扶植当地的完善其医疗救治水平,这些工作显然是在修补我们破碎的医疗救治链

霍勇教授: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强调急诊的治疗,在这个阶段的救治十分重要,我们现在强调“上游治疗”,即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但这种疾病有时防不胜防所以终末端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急诊救治,急诊治疗可以极大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这些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等等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不仅仅在中国,现在在世界各地普遍不令人满意如果心肌梗死要如何治疗我们拿一组重要的数字来说明的话,以2011年为例,中国每年有50-60万stemi,这种病人基本上都需要急诊手术,但是在我们国家却只有2万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治疗,所占比例相当低所以急诊救治情况很严峻也就是说,现在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不到急诊救治

丁香园通讯员:好的,感谢霍教授的精彩解答

丁香园通讯员:霍教授,您好!首先感谢霍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额采访我们知道,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牵头组织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请您谈一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霍勇教授:我们国家脑卒中的发病死亡率要远远高于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肌心肌梗塞劳动梗死的发病增速都很显著,但是在救治方面,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情况要好于脑卒中,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应用溶栓、介入治疗等手段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之下,对于脑卒中的救治效果就差了很多溶栓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心梗的死亡率,但是对于脑卒中而言,却很难减少其死亡率;此外,脑卒中治疗上还没有想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采用的介入治疗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脑卒中的“上游治疗”,防比治更重要

所以我们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比如完善基层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生的救治水平;完善急诊服务体系,使病人更早获得急诊救治;再往前就是提高病人对自己病情的关注度,比如说我们提出一个口号“有胸痛,上,上,通血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假如把这个口号喊到社会当中去,被老百姓广泛接受和认可,那么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白癜风皮肤病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