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梗“微”信号能救你一命

近年来,心肌梗死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这与年轻人久坐不动、精神压力大、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多加注意,警惕是心肌梗死的先兆。

体检报告中的信号

如今年轻人因为熬夜、工作压力大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尽管心律失常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但年轻人若仍然按照以往不健康的方式生活,轻度心律失常也会演变成严重性的: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眩晕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猝死。因此,做好定期体检十分重要。体检报告出炉后如果有疾病隐患,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确诊,它可以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心跳情况,能够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身体的信号

信号1:胸闷心慌

如果经常感到心慌、胸闷,或者胸部偶有刺痛,但一般1-2秒便消失,或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等需引起注意。

信号2:留意早-中-晚变化

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亦或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信号3:气喘无力、容易劳累

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就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浑身无力,不愿说话的情况,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信号4:牙疼或是心梗作祟

如果是牙周炎导致的牙疼,一般疼痛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牙疼持续三分钟左右就不疼,反而要警惕可能是心梗征兆;再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

此外,应注意年轻人心肌梗死发作前通常有明显诱因,比如最近连续加班,身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一旦出现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现,如持续胸痛、胸闷、大汗淋漓、头晕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及时就医!这样才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病残和病死率。

  中青年怎么预防心梗“突袭”?

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人群,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及既往有冠心病史、吸烟或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都是急性心梗的高危人群。除了要留意体检报告和身体发出的信号之外,还需要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

预防方法1:减轻工作压力

因为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工作压力大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预防方法2:改变整饮食习惯

不少年轻人具有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大鱼大肉、大量饮酒、大量吸烟,这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由于食道和胃部离心脏近,过多饮食会导致心脏血管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几率。

预防方法3:定期体检

年轻人容易因工作繁忙而顾不上体检,或自以为根本不用体检,很多小病痛忍忍就算了,从而耽误了病情。在此要提醒各位,按时体检才能把握健康状况。

预防方法4:维持健康的体重

科学饮食,避免出现肥胖、三高等心梗高危因素。

预防方法5:规律运动

运动方式可自由选择,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标准。但不建议冠心病患者游泳,因为一旦心梗发作患者无法立刻原地休息。

预防方法6:心血管病患者必须按医嘱用药

将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斑块破裂。

温馨提示:3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冠心病家族史,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的人,即使平时没有冠心病症状,也应每年做一次心脏平板运动试验,或者做一次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冠心病;有必要时,还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f/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