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可能对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不适的症状不太在意,因为这些症状一开始很轻微,一过性,不一会就会自行缓解。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冠心病的“初期症状”。那么,冠心病是一个怎样的疾病?日常生活中怎样防范应对?本期的《健康有道》特别连线我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韩素霞,就冠心病防治话题和大家互动交流。
韩主任指出,心脏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泵,通过动脉及静脉网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重要器官,供应心脏本身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因此,大家对心脏出现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万不可掉以轻心,医院检查诊治。
那么,怎样去识别心脏发出的特别“信号”呢?
韩主任介绍:心绞痛,胸部疼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扩散至颈部、左肩或手臂。胸痛最为常见的有压迫感、发闷或烧灼感,突然发作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常在劳动或兴奋时、受寒或饱餐后发生。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运动或劳累时出现左肩或左上肢前臂内侧疼痛,也可表现为牙痛、胃脘痛、易疲劳或气短、恶心或胃部烧灼感、汗多、心悸或心跳不规律等。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遗传、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韩主任介绍:除遗传外,以上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和改善的。我们应该了解和尽可能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推迟冠状动脉。
韩主任提醒大家,别忽视每年1次的定期体检。特别对中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青少年更应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血脂,可早期发现某些隐性心脏病以及其他一些潜伏的病变,以防患于未然。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要经常测量血压,血压一旦发生波动,要立即向医生咨询。
针对冠心病人是否可以外出旅游这个问题,韩主任建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根据医生意见,确定自己能否长途旅游和旅游活动范围。心功能Ⅱ级者,不可远游,尤其避免爬山、游泳等剧烈活动。心功能Ⅲ级者,只能在室内或住地周围的风景区进行活动。心肌梗死后康复期的患者,3个月内不能做长途旅游。旅游时要有人陪同并带有病情摘要、近期心电图和一般急救药,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异搏定、安定和地高辛等药。
在冠心病的预防中心理因素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气、兴奋、害怕或精神承受压力时,血压就会暂时上升,如果长期承受压力或无法有效地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就会比较容易患上冠心病。韩主任提醒大家尽可能保持心胸豁达、心情舒畅,要懂得疏解压力的途径,如找朋友倾诉心事、听音乐放松自己,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
韩素霞
主任医师
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领军人才。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心里衰竭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诊断及救治工作。从事心血管介入工作十余年,熟练进行冠心病及心率失常的介入治疗及急性胸痛等危重症的绿色通道救治。
原标题:《健康心动——世界心脏日之认识冠心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wh/1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