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3小时、除颤14次这是一场真实版的生死时速大营救……日前,53岁的黄先生(化名)突发心脏骤停,出现了非常凶险的心肌“电风暴”,南方医院(简称南方七院)5名医护接续心肺复苏,14次电除颤,使病人心脏骤停45分钟后成功复跳。抓住“黄金救治时间”当天8时33分,南方七院急诊科的医护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忽然听见一男性慌张冲进急诊科呼救。

“医生,我朋友晕倒了,快点来帮忙。”

分诊护士黄青立刻拉上平车冲过去,评估发现晕倒的黄先生意识不清,随即送往抢救室,值班医生杨剑星接诊,检查发现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快快快,赶紧心肺复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立即打响!护士陈泽豪、黄青见状,立刻进行心电监护,开通双管静脉通道,同时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以及应用抢救用物。杨剑星医生边下口头医嘱边向患者家属询问发病经过,了解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早晨说胃痛后,吃了胃药十余分钟出现神志不清。在持续胸外按压中,病人出现了反反复复的心室颤动,甚至心脏停跳。第一次除颤后,患者继续室颤,于是马上进行第二次,谁料还是室颤,急救团队又尝试第三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病人反复出现室速,室颤,偶尔复律但是不能维持。这是一种非常惊险的情况!要知道每一次的室颤就是一次心脏的停跳。每一次抢救,能否把病人救的回来也是个未知数,每一次除颤,都是医护在跟死神搏斗。结合患者病史和心电图表现,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当时杨剑星医生的想法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他立即致电请示急诊科科主任乔智灏,乔智灏简短了解病情后,他肯定了当班医生的判断——交感电风暴、急性心肌梗死。此时乔主任立即远程指导抢救,联系多学科会诊、调整患者后续治疗的一系列救治措施。9时18分,经过45分钟的胸外按压和除颤,黄先生终于恢复了自主心律!家属充分信任,多科联动救治11时30分,黄先生转入ICU进一步救治。3个多小时的抢救,除颤14次,终于取得成功,医护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场生命争夺战中,医护人员拼尽全力,奋力一搏,与病魔展开争夺战,成功抢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个抢救过程中,急诊科、ICU、心内科多科联动、医护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对疾病的诊断当机立断,是能够赢得生命的重要因素。

据杨剑星医生介绍,24小时内发生大于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称为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简称电风暴。

“电风暴”因为死亡率高、处理棘手、预后恶劣,一直是手术台上的噩梦。而电除颤是应对“电风暴”的重要武器,原理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临床上,针对同一名患者45分钟内实施14次电除颤的情况十分凶险。

乔智灏后续讲解到,心脏停跳45分钟,最终还能抢救回来,虽说不是科室成功复跳案例中停跳时间最长的,但也比较罕见,毕竟心脏骤停的最佳救治时间是4分钟,超过这个黄金时间,大脑就会因为供血不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个时候,急诊团队的专业能力和联动水平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急诊科的医护尽心尽力把我爸爸救回来!”“这面锦旗代表了我们全家人对你们工作的信任和感谢!”

黄先生家属送来锦旗致谢。黄先生出院后,其家属将一面写有“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纷纷表示,今后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医院建设增砖添瓦。敬畏生命,永不言弃将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感谢各位医护人员的付出!

梦里水乡编辑部

来源: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编辑:佛山新闻网杜婉容

审校:陈淑仪、朱嘉泳、何锦婷、吴碧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jc/1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