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实行“六个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揭阳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气力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兼顾计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逐渐推动,实行“六大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1、文化设施工程。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从2005年开始,全市县、镇、村三级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扶持东西两翼文化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的有益契机,想方设法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大力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站、文化广场建设。目前,全市有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5个,影剧院30个,乡镇文化站88个,村级文化室278多个。全市基本实现县有“3馆”、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与此同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热情人士的支持下,揭阳市前后建成揭西好日子文化广场、普宁文化活动中心、惠来慈云文化广场,揭东榕泰健身广场、榕江望江广场等100多个县、镇、村级文化广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休闲、文娱、健身、展开文化活动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农村电影“2131”工程。该市坚持走电影放映队与企业联姻的门路,坚持“加强内部建设、争取政策扶持、坚持市场开发”的发展思路,面向农民和农村,搞好运行机制改革,加强放映队伍建设,拓展农村电影市场,展开多种情势的电影放映活动。据统计,揭阳市有电影放映队20多支,放映员200多名,活跃在广大农村基层,足迹遍及全市445个行政村。2006年至今,全市共放映电影近10000多场次,观众100多万人次,逐渐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突出问题,有效地活跃了揭阳市农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的表扬和嘉奖。2006年,揭阳市农村电影放映队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电影放映队。

3、“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该市于2004年10月成立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揭阳市分中心,同时各县(市、区)也成立了基层分中心。榕城区基层分中心配套建成了数字文化和非书目型的图文专题数据库,普宁市基层分中心建成“广东省普宁市文化信息”,并率先把信息资源同享服务推向基层,洪阳镇的同享模式试点工作正在推开。揭东县、揭西县和惠来县等地的基层分中心相继投入建设,构成了以市分中心为轴心,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文化信息资源同享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5个县(市、区)启动信息资源同享工程,投入资金共100多万元。2004年榕城区基层分中心被评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先进单位”。

4、“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实现全市农村广播电视的全面覆盖,该市依照“装备精良、线路公道、价格便宜、人员配套、广播声音不留盲区”的原则推行“村村通”工程。目前,全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安装工作已全面完成,广播综合覆盖率97.59,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43。为该市广大农民群众较好地收听收看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5、“活动图书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目前,揭阳市建设农村文化室、农村图书馆200多个,总藏书100多万册。该市还结合活动图书馆建设增进“农家书屋”工程的实行,普宁市、惠来县等地前后建成了广东活动图书馆普宁分馆和惠来分馆,普宁市还启动了图书馆活动服务项目,深入农村和学校提供服务,遭到大众的热烈欢迎。同时,各地积极展开送书下乡活动,为农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也为“农家书屋”补充书籍,初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6、群众文化工程。一方面,该市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建偏方治疗白癜风市以来,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戏剧、歌曲、舞蹈等各类文艺作品1万多件,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展出)作品2000余件。该市每一年举行1届的戏剧文化节(或大众文艺花会)、大众文艺作品评选,每两年举行1届的中青年潮剧演艺大赛、少儿潮剧演艺大赛,培养了一大批文艺精品。2005年至今,揭阳市获国家、省文艺奖项50多项,相当于2005年之前12年获奖总数的两倍多。全市各级文化部门还积极组织文艺巡回演出队,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丰富人民群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去年,全市营业性演出团体性演出2193场,观众达300万人次。另一方面,该市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创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因地制宜,分类指点,增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展开文化活动,通过组建农村潮乐社、成立潮剧票友会等情势丰富活动内容,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情势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