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会有剧烈持久的疼痛感,通过休息或者是服用药物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还会伴随着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情况的发生,严重情况下得不到治疗就会危及生命。临床上,通常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前一两天或更久就出现了预警征兆,有种胃痛就可能是心梗信号。
很多人会问,心脏和胃明明是两种不同的器官,心脏为什么会牵扯到胃呢?主要原因还是胃也处于上腹部,跟心脏位置挨得特别近,中间只隔着一个膈肌,而且两者同时受到自主神经的支配,就好比异卵的双胞胎,在同一个子宫内生活,由同一根脐带提供营养。所以,平时胃和心脏似乎各忙各的,互不干涉,好像分得特别清楚。但是,心肌缺血之后,心肌周围的神经末梢会引起周围神经的功能紊乱,周围的脏器就会不舒服,胃痛也因此产生。所以,很多人特别容易把“胃痛”和“心绞痛”搞混了。
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
1.两者诱因不同:胃痛主要表现是吃了不洁或者刺激性东西过后引起,多数会伴有消化不良、打嗝、呕吐、腹泻等情况存在,往往会在饭前或饭后易发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能会到一周后才好转。而心绞痛所致疼痛常因劳累、紧张、情绪激动所引起,发作时,会突然疼痛,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如果本身就有冠心病,那就更要警惕心梗的发生了。
2.疼痛性质不同:胃痛:一般胃痛发生在腹部的中上部位,有灼烧、闷胀感,多伴有反酸、嗳气等现象,发作时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心绞痛:一般疼痛最明显是胸骨后或者左胸前区,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就犹如刀割般,而且会波及到左肩、颈部,还可出现牙痛及胃痛等,发作时迫使患者停止一切活动。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若突然出现胸或上腹部疼痛,或只有胸闷、气短,都不要轻易断定自己是胃病发作,而要警惕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虽然稳定期可无明显症状,但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内不断进展,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逐渐进展为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冬季天气骤冷时节是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这时期天气变得寒冷,人体的血管受到天气影响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如果血流不畅,心脏接受不到血的供应,进而发生心肌梗死。由于心梗发病急,不少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喜欢扛着、熬着,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等到实在扛不住,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中国近年来心梗明显的呈上升趋势,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精神紧张等原因,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远离冠心病的重中之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yy/1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