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在医院王东进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的研究论文表明,在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以胶原水凝胶作为载体是安全、可行的。胶原材料联合干细胞移植在一年后可显著减小患者心脏梗死体积,对于术前病情较重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尤为明显。
干细胞移植治心梗效果或更好
这是全球首个可注射支架材料结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通过50例入组受试者为期1年的随访,证实了细胞及材料移植安全性良好,胶原材料联合干细胞移植在一年后可显著减小患者心脏梗死体积,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脏评级都得到改善,病情较重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戴建武介绍,团队研发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用于心肌内注射的胶原支架,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后容易扩散、难以在损伤部位定植存活的难题。可注射材料注射到损伤心肌组织后可为细胞提供稳定的胞外基质支持,能够有效限制细胞从损伤部位扩散,帮助重塑心肌再生修复微环境。
干细胞改善病症,减少梗死面积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首位原因,约40%以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中青年心脏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最危急重的病症之一,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会减少或产生心脏瘢痕组织,乃至被纤维化组织替代,带来致命的心衰。成年人心脏的再生能力有限,常规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只能挽救部分心梗患者,对于已坏死的心肌我们仍然缺乏有效方法。
许多临床数据已经证实,干细胞有利于急性心梗的治疗,能有效促进病人恢复。脂肪、骨髓等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巨大潜能,能够改善急性心梗的病症,减轻病人痛苦,抑制疾病进程。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未来可期。
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前景诱人
全球范围内,通过细胞手段来治疗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衰已经成为心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实现“复活”或者“新生”心肌细胞、再生心脏等目的。干细胞技术在心脏疾病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日前,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宣布,利用老鼠的胚胎干细胞成功培养出了迷你心脏,具备心房及心室等构造,能像真正的心脏那样有规律地跳动。研究小组称,在培养过程中,胚胎干细胞分化出了心肌细胞,并在大约两星期里发育成了直径约1毫米左右的心脏类器官。
今年5月,两位终末期心衰患者在中国接受了全球首例基于“重编程”干细胞的心衰治疗,并在一年后康复出院。相关研究由Nature杂志报道,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教授完成,患者被注射了诱导多能干(iPS)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是iPS细胞技术在治疗受损心脏方面的首个全球已知临床应用。
文末小结
干细胞可以促进心肌再生、显著改善心功能,在进一步改善心脏病症方面存在较大利用潜力。干细胞治疗心梗值得更多应用期待。
?end?
参考资料:
1.EffectofIntramyocardialGraftingCollagenScaffoldWithMesenchymalStromalCellsinPatientsWithChronicIschemicHeartDisease:ARandomizedClinical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