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了在湛江出差的林先生突发心梗,在没有家属签字、没有缴纳费用、没有办理住院手续的情况下,解放军医院当机立断为林先生手术。出院前夕,林先生的妻子疑惑地向医生“我丈夫才49岁,怎么会得心梗呢?”

解放军医院心内科主任李虎回应,以前的冠心病患者多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现在二三十岁的冠心病患者已不罕见,四五十岁的就更常见了,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急性心梗日趋年轻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例如,2月11日凌晨,湛江籍流行歌手、音乐创作人、音乐编曲及制作人覃桢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肌梗塞在廉江家中去世,年仅34岁。

“很多人以为年轻人不可能患有心肌梗塞,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解放军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朱玉峰也指出,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数是在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管腔堵塞所致。也就是说,多数情况冠状动脉已经有狭窄,由于情绪剧烈波动、身心过于劳累、暴饮暴食、感染、短时间大量吸烟、连续熬夜等因素的诱发下,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出血,进而新鲜血栓迅速形成,冠脉完全阻塞,血流中断而令心肌缺血坏死。大部分心梗病人会表现出胸痛,像被大石头压住的闷痛,活动时加重,但也有例外,约20%心梗病人的胸痛是不明显的,有的病人甚至会表现为喉咙痛、牙痛、左手痛等,因为这些部位的神经与心脏神经有交叉,胸痛放射到这些地方。

临床研究证明,对心梗病人的救治而言,早期开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李虎主任说,从发病开始算,理想的时间是分钟内。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秒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遭遇心梗,如何第一时间救治?李虎主任说,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病人自己,二是急救运送,医院救治,其中病人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首先要及时辨别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闷痛、刺痛、刀割样痛、压榨感,有濒死感,并持续不缓解,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了;其次,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打急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争取救命时间;再次,要平静地等待救援。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同时电话和前来急救的专业医生保持联系,有病情变化而医生未到时,通过电话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置。比如,呕吐时将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道引起窒息;若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千万要冷静,立即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地板上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最后,要配合医生的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争取入院后在60-90分钟内开通冠状动脉。

来源:湛江晚报

文:记者林艳芳

图片来源网络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病的症状
北京中科白殿疯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hgq.com/zcmbhl/7359.html